3月23日,省长助理袁建尧在岳阳港、长沙港调研时强调,港口建设要把握机遇,科学规划,强力推进,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做出更大贡献。
上午,袁建尧考察了城陵矶(松阳湖)新港区一期工程并听取岳阳市政府关于港口建设和发展情况的汇报。他指出,松阳湖一期工程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建成投产,且工程形象良好,实属不易,令人鼓舞,显示了岳阳市打造“航运物流强市”的决心和信心。岳阳港在湖南乃至长江流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定要加快建设步伐,尽快提升港口通过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港口建设是我省扩大内需的重点,要提振信心,抢抓机遇,按照已有的规划,科学实施,超常推进。当务之急是抓紧松阳湖港口联检设施、进港道路等港口配套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港口功能和效益。就推进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建设,袁建尧强调,要抓紧研究,科学规划,尽快发展起来,发挥岳阳独特区位优势。
下午,袁建尧前往长沙港霞凝港区调研,并听取了长沙市政府关于霞凝港区三期工程和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的汇报。袁建尧对长沙市“九五”以来超常进行港口建设并取得重要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长沙港口虽然建设速度快、港口面貌变化大,但仍然适应不了长沙城市发展要求,不能满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努力建设好长沙港口,提升长沙的城市品位,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当前,要抓住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和拉动内需的大好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标准建设好霞凝港区三期工程。袁建尧强调,长沙港是一座现代化的港口,要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强管理,使港口效益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长沙综合枢纽建设,要抓紧落实既定目标,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岳阳港、长沙港是我省两个最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同属我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岳阳港是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共有11个港区41个作业区,1000吨级及以上泊位53个。近年来,岳阳市航运物流经济增长强劲,岳阳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由2000年的1064万吨、1950标箱增长到2008年的5500万吨、6万标箱;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市综合运输中所占比例超过1/3,占全省的1/3,在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排名中跻身前8位。规划建设中的城陵矶(松阳湖)新港区是岳阳市推动民本岳阳科学跨越的战略项目之一,总投资16亿元,拟建13个泊位,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7.5亿元,2007年5月动工,2008年底建成并试投产,建成3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能力30万标箱。长沙港分7个港区,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955万吨,较上年增长41.54%,即便是遭遇历史罕见冰灾和金融风暴,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核心港区霞凝一、二期工程共投资4.75亿元,建成8个千吨级泊位,是交通运输部内河港口建设标志性工程。三期工程规划建设5个千吨级泊位,总投资4.7亿元,今年1月省发改委已批准立项。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总投资57.32亿元,将于今年10月动工。建成后衡阳以下达到2000吨级航航标准,将极大提升湘江通航能力,长沙港口的功能和效益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