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交通厅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狠抓节能减排,大力推进“两型”行业建设,促进了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升。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九五”以来,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21公里、等级公路6107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70000多公里、等级以上航道1184公里,大大提高了车船提经济时速、航速比例,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二是建管养工作不断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严格控制公路建设用地,加大公路工程设计深度,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湘潭至耒阳、临湘至长沙、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大奖,株洲航电枢纽被环保部评为水运建设“环境保护示范工程”。投资7000万元,2006年以来改造渡船2600艘。三是开展结构性节能。全省道路客运经营业户重组整合减少62%,道路危货运输经营业户减少96.94%,三级以上运输企业达84家,水路短途客运线路公司化运营率达95%。市场主体结构的优化促使全省公路水路运输能耗降低4%以上。全省营运性客车中,大、中型客车占26%;营运性载货汽车中,大型、重型载货货车占47.79%,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164吨,千吨级以上船舶占运力总量的10%,最大的散货船吨位达4500吨。近两年,共淘汰老旧客车3000辆,老旧船舶近200艘,交通结构性节能的优势正日益显现。四是加快关键技术的攻关应用。全省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二级以上客货运站管理信息系统和部分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全省已有194家道路货运企业建立了GPS监控中心,9946台营运车辆安装了GPS系统。长沙市启用GPS监控系统后,车辆空驶率下降了11%,每年可节约油料67.27万公升,节约成本282万元。加大水上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对远洋运输老龄船舶开展柴油主机改进与节能技术研究,利用研究成果进行技术改造,油耗降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