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交通要闻

株洲市驾培机构行业以自律推动和谐发展

发布日期:2007-06-15 00:00
信息来源:省公路运输管理局
字号:【

  2004年7月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株洲市19家驾培机构主动“牵手”,一个以“规范经营、和谐共赢”为宗旨的行业性自律组织正式成立。自律小组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软肋”,在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和市运管处的大力扶持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通过扎实的工作,一一破解行业发展的难题,营造起了较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一是实行轮流任职制度。由各驾培机构负责人轮流担任自律小组组长,每次任职三个月,任期内负责召集会议、协调事务,由于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自律小组的权威始终得到全体会员的认可。二是执行违约保证金制度。会员自愿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承诺遵守行业法规和自律约定,对违约的会员,由任期内的组长召集会员商议予以经济处罚。三是坚持例会制度。驾校校长每个季度定期“碰头”,共同研究市场的热点难点,互通信息,交流情况,商议对策。2007年4月,省内媒体相继报道了驾考中的违规现象,得知这一讯息后,自律小组迅速行动,各驾培机构负责人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承诺,株洲市驾校培训实行统一价格,绝不向学员多收或变相收取一分钱,如有违约愿意承担道德和经济责任,这一“姿态”受到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四是落实惩处制度。为使组织运转正常,防止流于形式,必须对违约会员进行惩处。3年来,自律小组对培训价格和收费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对违规行为采取强硬措施,2006年对2所乱价的驾校各扣除违约金4000元,对1所收取“了难费”的驾校扣除违约金4000元,2007年6月对私设培训点的一所驾校扣除违约金10000万。通过上述制度措施,有效遏制了株洲驾培市场的乱价、降价风,较好解决了行政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为市场发展铺路搭桥是自律小组更高层次的追求。近年来,该组织在驾培机构提质升级上发力。以全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达标为动力,充分发挥自律小组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多、政策熟的优势,请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20多次上门指导,逐家点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供政策支持。同时,组织驾培机构之间互相参观,通报进度,督促达标工作有力推进,通过共同努力,株洲市驾培机构达标率为94%,位居全省前列,驾培机构培训软、硬件跃上一个新的平台。二是在为驾培机构排忧解难上尽力。根据省局[2006]172号文件要求,全市教练车要进行清理检查,这项工作涉及面大、时间紧、任务重。为不影响各驾校的正常教学,在运管处的支持下,自律小组邀请车辆检测站的同志一起上门服务,现场开展车辆的等级评定,减少了县内车辆来市区的车旅劳顿,节省了不少费用,受到驾培机构的交口称赞。为降低驾培机构达标工作中硬件添置费用,他们利用“团购”优势,经过认真考察和研究,组织大家购买了既省钱又实用的多媒体理论教学软件,仅此一项为每校节约资金约八千元,全市共节省5万余元降低了达标成本,会员拍手称好。为增强驾培机构发展后劲,自律小组多方组织会员交流、学习。近年来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教练员技能比武,通过严格的考核和紧张的角逐,选拔出株洲市十佳教练员,确定全市教练员培训质量排行榜,并在媒体上公开发布,在全市驾培机构中掀起了你追我赶、学技术、学知识的高潮,有效提高了教练员整体素质、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是提高驾培机构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2005年以来他们先后组织驾培机构负责人参观了广西南宁和江苏南京的驾培机构,让大家感受到了外地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增强了本地驾校负责人的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清晰的定位、有效的自律、优质的服务,株洲市驾培机构行业自律小组与驾培市场共同成长,工作业绩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三年来,它在市场与业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在行业主管部门与经营业户之中铺筑了一条连心路,驾培市场经营环境得到优化,整个市场一派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