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交通要闻

郴州交通三大抓手助推新型工业化

发布日期:2007-04-30 00:00
信息来源:郴州市交通局
字号:【

  一、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形成开放优势。完善交通网络,打通公路大通道,才能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形成和做大本地产业集群。 “十一五”期间,为构建内外连通的公路网络,该市将重点抓好五大交通建设,一是开工建设宜连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郴州段,力争衡阳至临武高速公路提前启动;二是新改建13个项目618公里干线公路,所有县与市之间连接二级以上公路,全面实现“1小时交通经济圈”;三是建设通乡公路665公里、通村公路6512公里(其中通畅工程5552公里)、旅游公路77公里,实现100%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四是建设14个客(货)运码头、40个渡改桥项目;五是新建市、县级客运站12个、货运站10个,市级物流中心1个,农村客运站100个、招呼站150个。
  二、培育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流通优势。一个地区流通体系竞争力不强,不仅难以吸引外部的各种要素向本地汇集,区内现有的各种资源还会反向加快流入周围的“经济增长极”。为做大区域流通比较优势,建立健全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运输保障体系,放大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该市一是大力培育城乡两大运输市场,以完善的运输市场实现人通、物通、财通,并通过市场培育增加流通领域就业机会;二是抓好现代物流业,引导和鼓励发展客(货)运配载中心,提供完善的门对门的物流服务,把郴州建设成为湘南粤北的流通枢纽;三是调整优化运力结构,引导和鼓励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推广先进的标准化车船设备,提升区域流通服务能力。
  三、化交通服务环境,形成竞争优势。在区际各种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服务质量和产业发展环境是区际竞争的一大“胜负手”。郴州交通部门一是突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把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内化为人的自觉行为;二是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治理公路水上“三乱”,建设良好的工作作风;三是优化人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激发竞争意识,不断形成和发挥本地本行业的人力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