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学习党史守初心,传承精神担使命>党史故事

冯白驹: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发布日期:2021-08-02 09:48
信息来源:海南日报
字号:【

提起海南琼崖革命史,冯白驹是无法避开的一个名字,他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在他遍布琼崖的革命足迹中,澄迈,是他停留较长的地方。

冯白驹

在全琼多地开展革命运动

1926年,23岁的冯白驹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5月,第一次反“围剿”失败,中共澄迈县委解体。12月,中共琼崖特委委派冯白驹到澄迈重建中共澄迈县委。

冯白驹化装成收购旧银的商人,在土艳村与地下党员取得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冯白驹陆续把分散隐蔽在各地的党员骨干召集起来。

冯白驹在土艳村附近的白朗山主持召开会议,会议恢复了中共澄迈县委并健全了领导班子,冯白驹任书记。会后,同志们奔赴各地开展工作。

不久后,迁到海口的中共琼崖特委领导机关遭到破坏,特委领导人被捕牺牲。危急时刻,冯白驹挺身而出,立即主持召开澄迈县委紧急会议并作出决定,以澄迈县委的名义,火速将琼崖特委被破坏的消息通报至有联系的其他县委,并到母瑞山向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汇报上述情况,提议召开各县县委领导人联席会议。

在王文明病逝后,冯白驹接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在琼崖多地开展革命运动。

领导琼崖纵队艰苦抗日

1940年1月,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总部机关西迁美合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全琼抗日斗争,并创办琼崖抗日公学,冯白驹任校长。不久,党校和军政学校相继成立。此外,根据地还设军械所、合作社、小学、夜校、医院、抗日新闻报社等。美合革命根据地当时成为全琼抗战的总指挥部。

冯白驹故居(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摄)

由于日军对琼文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蚕食”“扫荡”,1942年,唯一一部和党中央保持联系的电台遭受破坏,部队因此和党中央失去联系5年。

在孤悬海外、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冯白驹和琼崖特委率领抗日根据地军民,灵活运用抗日游击战略战术,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不仅保卫了原有的琼文、六连岭等抗日根据地,还在战斗中发展开辟了六芹山、儒万山、仲田岭等抗日游击根据地。

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冯白驹率部西迁澄迈,巩固和扩建六芹山抗日根据地,为坚持长期抗战站稳了脚跟,为创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后来,冯白驹又任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1946年2月,琼崖内战全面爆发,冯白驹在六芹山领导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灵活运用游击战术与国民党军周旋,积极寻机反击,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黎明即将到来。1950年4月,冯白驹率领特委、琼纵领导机关从毛贵挺进六芹山,靠前指挥各部作战。野战军第40军、43军在琼崖纵队的有力配合下,决战黄竹、美亭,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号称“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取得解放海南岛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