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4月中旬,日伪军300多人携带轻重机枪数挺,追击炮数门,再次从蒲洼乡、霞云岭方向向十渡进犯。日伪军到了蒲洼以后,住在蒲洼村的东台上,怕村中有埋伏,未敢进村。第二天日伪军沿龙壮湖到马安后,企图袭击驻在十渡的房涞涿联合县县委、县政府及部指挥机关。当时冀中十分区27团也在十渡一带。这天早晨,日伪军的马队接近马安村,县长郝绍尧立即组织县政府人员撤到西边山沟里。部队派一个排在老帽山下一座俯临河滩的小山头阻击敌人,掩护政府机关和群众撤离。
老帽山是十渡与马安山河谷之间一座险峻的山峰。4月的夜晚,仍是寒气逼人,战士们奉命静静地趴伏在老帽山的树林、山梁灌木丛中和巨石旁,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敌人的动向。第二天拂晓,日军和汉奸队集成的队伍打着“膏药”旗,从马安山方向袭来。当敌人闯入八路军的射程时,排枪和机枪猛烈地射向敌群。这突如其来的射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有的猛往前冲,有的向后逃窜,还有的寻找掩蔽物,进行还击反抗。一个回合下来,敌人的十几具尸体已抛在了河谷。
日军从正面进攻屡遭失败,正无计可施时,汉奸队却发现了八路军阵地北侧山峰最高处背后的制高点,使八路军处在极为不利的危险境地。经过一番激战,大部分战士撤离阵地,但是掩护撤退的六名战士却处于更加险恶的境地。山上的敌人步步压下来,山下的敌人则用轻重机枪作掩护往上冲。英勇的六名战士面对凶残的敌人毫不退缩,继续浴血奋战。此时,尽管又有敌人被打死在山坡上,但六名八路军战士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而且子弹和手榴弹也全部打光。敌人乱叫着冲上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六名战士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怀抱枪支,一步步退到山崖边,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跳下悬崖,壮烈殉国,连姓名都没留下。在此次阻击战中,参军三个月、年仅19岁的隗有山光荣牺牲。
后人为纪念先烈,在十渡老帽山上建立了纪念碑亭,后来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