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鄂印刷公司旧址
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任主编兼主要撰稿人的《湘江评论》周报正式创刊。周报出版至第二期印刷量达到了5000份,成为当时湖南省印量最大的报纸,影响遍及全国,受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的高度评价,是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
承印《湘江评论》的是湖南长沙当地的湘鄂印刷公司,由章克恭、吴寿民等人于1916年投资创办。除了《湘江评论》,湘鄂印刷公司还承印长沙《大公报》。
据排印过《湘江评论》的印刷工人李健勋回忆,1919年夏的一天,排字工人们从领班手中接过文稿时,发现全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就感到新鲜,因当时还盛行文言文。第二天,毛泽东来校对时,发现排错的字不少,就劝工人们去他办的工人夜校补习,并说工人夜校不收学费。排字工人们说:“我们是做工的人,就为了混口饭吃,‘工’字出头就成‘土’了。”毛泽东忙解释:“错啦,工人两字加起来就是‘天’,天下就是工人农民的。”
1919年8月中旬,反动军警搜查了承担《湘江评论》印刷任务的湘鄂印刷公司,查封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和《湘江评论》。当时已经印刷完成的第5期刊物被全部没收,《湘江评论》被迫停刊。不久之后,湘鄂印刷公司的排字工又接到湖南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刊物《新湖南》的稿子,原来,毛泽东接手主编了《新湖南》。可惜,一段时间后,《新湖南》也被军阀查封。
在《新湖南》被查封后的第二年,湘鄂印刷公司的工人率先发起反抗军阀统治与资本家剥削的罢工。排印《湘江评论》《新湖南》和毛泽东的话,对唤醒工人觉悟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