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交提案复〔2021〕69号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761号提案的答复
方联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开挖西洞庭湖大运河的提案》收悉。经商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现答复如下: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汇湘、资、沅、澧“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东接汨罗江和新墙河,由城陵矶注入长江,是长江中游洪水重要的调蓄场所和国际重要湿地,承担着保障长江流域水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受自然长期演变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江湖关系持续变化,特别是三峡及长江上游水库群建成运行以来,洞庭湖防洪形势有所改善,但长江中下游出现清水下泄、河床下切、枯水位下降新变化,四口断流时间延长,洞庭湖枯水期提前、延长,给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等带来新难题。
我省始终把洞庭湖保护治理作为全省水利事业的重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对湖南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水利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规划及工程建设工作。一是开展洞庭湖四口河系防洪、水资源和水环境研究,洞庭湖治理及松滋建闸关键技术研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专题研究等,分析洞庭湖区特别是四口水系地区水问题,提出治理对策等。二是积极推动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采取“建闸错峰防洪、疏挖畅洪补枯、控支建库蓄水、引流活水连通”等综合措施,全面统筹解决区域防洪、水资源、水生态问题,正配合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展可研工作,力争2022年底完成可研报告。三是实施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一期工程8个项目,实施澧县引澧济澹水系连通项目,开展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有效提升引水排水蓄水效率,促进区域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您提到的四口水系地区开挖西洞庭湖大运河的提案,为洞庭湖保护治理开拓了新思路。但从当前长江及四口水系水文情势和地势分析,由于荆江河道冲刷下切,虎渡河、藕池河及华容河进口水位下降达1米以上,年均断流时间半年以上,石首段中枯水位大幅下降,远低于澧水尾闾的津市及运河经过的大部分区域,难以通过运河将长江水引入。且沿线跨虎渡河、藕池河及华容河等多条河流,带来水系格局重大调整,新建的运河两岸堤防汛期也需防守,将增加防汛负担。为此,开挖西洞庭湖大运河方案须统筹好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利用、水生态保护及行业发展综合效益,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与此同时,我厅历来十分重视洞庭湖与长江的航运联通,规划松虎千吨级航道自荆州松滋市经松滋河、松虎洪道至澧水口,连接长江与洞庭湖,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的“四纵四横两网”高等级航道网中“一纵”汉湘桂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连接长江中上游地区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通道,也是洞庭湖连接长江的第二条水运通道。目前,松虎航道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及湖南、湖北两省“十四五”水运规划,湖南、湖北段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目前,我厅正会同省水利厅加强与湖北水利部门沟通衔接,配合长江委尽快明确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方案,待该方案确定后,将加快推进松虎航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
您所提到的西洞庭湖大运河走向、航道功能与松虎航道基本一致,河段沿线产业园区分布较少,辐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相对较小,且航道整治工程开挖量较大,因此,暂未将西洞庭湖运河纳入《湖南省“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规划》及“十四五”规划。在下一步规划调整中,我厅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运输需求效益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202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