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交提案复〔2022〕11号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02号提案的答复
杨立东等3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京港澳高速东移线株洲城区段试点新型互通设置方式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互通形式
菱形互通具有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的优势,我厅已多次组织专家研究探讨推广菱形互通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发现菱形互通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我国仍存在ETC与人工混合收费的需求,菱形互通需设置4处匝道收费站,占地多,管理难度大,运营成本高;二是菱形互通的四条匝道在被交路形成两处平面十字交叉,而且在两处十字交叉点中又各自存在三个冲突点,需在被交路平交口位置增设信号灯来确保行车安全,当高速公路交通量较大时易造成匝道拥堵;三是平交口的转弯半径较小,大型货车通过平交口上下匝道困难,易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综上,在现阶段ETC并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菱形互通并不适用于交通量大、货车比例高的G4京港澳高速扩容工程株洲城区段。
二、互通间距
关于高速公路互通间距,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11.1.5条第1款,大城市、重要工业园区附近的高速公路,其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平均间距宜为5~10公里。考虑到一是G4京港澳高速湖南段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过境交通占比大,互通间距过密将不利于主线交通通行;二是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高速公路互通间距小于4公里,应将两者合并设置复合式互通,导致互通用地规模增大,且两互通之间存在交通量交织路段,不利于行车安全;三是株洲城区已基本形成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上下高速较为方便。因此,G4京港澳高速扩容工程株洲城区段互通间距不宜缩小至3公里。
G4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沙至株洲段扩容工程(即提案所提京港澳高速东移线)为我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项目,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工可报告。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我厅将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网结构、地形地质条件、环境影响、运输需求以及交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等因素,在充分征求省直相关部门和沿线地方政府意见基础上,详细研究论证项目建设方案(包括互通设置),确保建设方案科学合理。
感谢你们对我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202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