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2025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经验交流

降低物流成本 助力交通运输效能提升

发布日期:2025-02-21 08:37
信息来源:株洲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株洲市交通运输局

    202312月,省委书记沈晓明赴株洲专题调研,指出要将株洲物流区位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株洲积极行动,经一年努力,通过补短板、强弱项、调结构等系列举措,目前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已由14.2%下降至13.9%,节约社会物流成本近6亿元;公路、水路、铁路货运占比优化,公路货运占比88.12%为历史最低,首次降低至90%以下,铁、水货运占比提升2.6个百分点;株洲港铜塘湾港区吞吐量增长10.6倍,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发运量增长20%。为实现物流区位到成本优势的转化,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理念,从多关键环节发力,采取系列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交通运输效能工作。

    一、聚焦筑根基,强化高位推动引领。一是高站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整合发改、商务、统计和交通等相关部门力量组建高规格物流降本增效工作专班,成立市级现代物流集团,合力将降低物流成本工作落到实处。二是高层次规划。出台《株洲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株洲市物流仓储发展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大力开展一降一升行动,稳步实施大通道提质、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微循环畅通、运输结构优化、产业培优育强、绿色低碳等六大行动,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三是高频次调度。实行一一调度、一一督查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二、聚焦争政策,强化物流体系建设。一是争取国家综合货运枢纽政策支持。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联合长沙、湘潭,共同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加速布局通道建设,打造物流枢纽。预计三年完成集疏运铁路里程15.4公里,综合货运枢纽项目面积27.6万平方米,形成以株洲港和株洲北站为中心,以铁路专用线为网络,覆盖周边主要产业园区的铁、公、水综合物流体系。二是争取现代物流产业链企业支持。政府携手现代物流领域龙头企业,推出人才、产业、土地、服务、金融和企业层面共1421条具体支持政策和措施。积极开展招商、供需对接、讲座、调研等活动多达103次;链长带队前往海口、上海、武汉、北京等地招商5次;联合相关县市区、职能部门、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等单位,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现代物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是争取交通专项政策支持。市领导多次带队赴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汇报,争取渌水航道相关政策支持,同步启动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争取交通运输领域专项债2.3亿元,支持我市两条铁路专用线建设。

    三、聚焦优结构,强化铁水运输占比。水运方面,开通株洲-上海直达水运航线,争取中车、湘钢、萍钢等企业货运更多采用水路运输,完成铜塘湾港区旗滨码头散货功能提级。株洲港铜塘湾港区提出新货种首船到港装卸费低至8等具体政策优惠。铁运方面,坚持投建与货源开拓双线并行,全力打造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为相关运输企业争取湘粤非铁海联运铁路运价下浮59%”株洲集结中心启运港退税优惠政策。株洲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盘活铁路旧资源支持产业新发展典型案例。

    四、聚焦提效率,强化运营管理机制。广州港-株洲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列入部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创新湘粤非与南沙港、盐田港等广东港口一港通通关模式,实现全程提单,一票到底,整体货物通关周期压缩近30%。推行湘粤非”“客车化开行模式,实现夕发朝至”“株洲北-南沙港南直达班列单边运输时效从72小时压缩至20小时。协调推动铁路部门针对企业实际,定制一企一策,实行国际班列运费政府补贴政策,综合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建立部门物流数据资源动态互联机制,促进企业物流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

    五、聚焦扩规模,强化市场主体招引。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办会的形式,高质量举办株洲现代物流招商大会首届株洲智慧钢铁及物流产业生态大会两场大会,建立全市物流产业链全景图,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搭脉问诊,组织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路演,始发铁海联运株洲号醴陵号,对外发布物流招商项目40个,现场集中签约26个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完善各项举措,持续深挖物流成本降低空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成果,加快推进物流成本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