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道路运输频道>运管专题>文明创建专栏

宫墙之内的人间烟火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9 09:07 【字体大小:

宫墙之内的人间烟火

作者|黄

我对故宫的兴趣,大概是从第一次站在午门前开始的。那道朱红宫墙在阳光下泛着沉静的光泽,檐角的瑞兽沉默地俯瞰着往来人群,仿佛藏着数百年的故事。那一刻突然觉得,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宫殿群不只是宏伟的建筑,更是一部立体的史书—太和殿的金砖地面曾承托过多少帝王的脚步?御花园的奇花异草见证过多少后宫的心事?角楼的精巧榫卯里,又凝结着多少工匠的智慧?

怀揣着多年的情结,我开始寻找相关的书籍,在今年局工会开展的“选书读书品书.创建书香机关”读书活动中,特意挑选了《这个故宫很有趣》这本书。

《这个故宫很有趣》初看是一部轻松的趣味读物,细读之下却发现其中蕴藏着对历史的深刻洞见。作者以举重若轻的笔触,将这座象征皇权的宫殿还原为充满人间烟火的生活空间,让我们得以触摸历史最真实的肌理。

书中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细节最具启发性。皇帝用膳时的一百二十道菜肴,折射出封建礼制的森严与奢靡;小太监们谨小慎微的步伐,暗含着权力体系下个体的卑微;而地砖下暗藏的火道,则昭示着即便九五之尊也难逃自然规律的约束。这些细节犹如一把精巧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历史的新维度——在宏大叙事之外,还有无数个体的生命体验值得关注。正如杜甫《三吏三别》所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正是平民视角下的历史真相。

书中对故宫"小猫小狗"的描写很是动人。这些穿梭在殿宇间的生灵,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成为连接古今的媒介。它们的存在消解了宫殿的神圣性,却为历史增添了温度。当想到猫狗儿慵懒地躺在昔日百官朝拜的广场上时,不禁莞尔:时间终将消解一切权力威严,唯有生命永恒。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在这些猫咪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作者对建筑细节的解读也别具匠心。屋脊上的小兽不再只是冰冷的装饰,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解读启示我们,传统建筑的一砖一瓦都是文化密码的载体。正如梁思成所言:"建筑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当了解到"行什"的防雷功能时,我们更能体会古人藏于细节的智慧。

这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提供了观看历史的新视角。在严肃史学著作之外,我们需要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叙述来丰富历史认知。它告诉我们,历史不仅是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更是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不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是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积淀。合上书页,曾经遥不可及的紫禁城突然变得亲近起来。它的红墙黄瓦下,不仅封存着权力博弈,更记录着永恒的人性。

龚自珍《己亥杂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故宫中那些被遗忘的细节,恰似历史的"落红",滋养着我们理解文化的根脉。《这个故宫很有趣》不仅是一部趣味读物,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理解历史文化的启蒙之作。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历史智慧,往往蕴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生活细节之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