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开展“传承好家风 奋进新征程”家庭家教家风故事分享会。现分享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四级主任科员余海洋的家风故事——《延续的家风》,全文如下:
延续的家风
“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具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感染力量。
我出生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小的时候,经常听奶奶抱怨,家里七个孩子每天饿得哇哇叫,爷爷当了10多年的生产队队长,不仅没往家里拿一针一线,相反,他还常把家里的东西往大队上搬。懵懵懂懂的我也不知道爷爷是对是错。我3岁那年,爷爷走了,虽然几个孙子里他最疼我,但那个时候我太小,对他为数不多的印象里他总是穿着草鞋,漏出黝黑的脚趾头,整日在田里、山上劳作。让我始终不能释怀、到今天还记忆犹新的是那一天,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稀松平常的一天,我在田埂上百无聊赖,爷爷正在田里耕地,渐渐走远了,我看着他放在田埂上、平时舍不得穿的一双新布鞋,突发奇想,想和爷爷开个玩笑,于是偷偷把他那双布鞋藏到了附近的田沟里。后来怎么找那双鞋都找不到,我也只能嚎啕大哭。爷爷说没关系,然后光着脚抱着我回家了。没几天,爷爷就重病,永远离开我了。后来每每想到那天,我都无比愧疚,总是问自己“是不是我不弄丢那只鞋,爷爷就不会走”。爷爷走的时候,生产队的每家每户好像都来了,我刚好牙疼的厉害哇哇的哭,他们不明所以,都夸我是“孝顺的孩子”。除了上面的画面,脑海中对爷爷的印象屈指可数,只觉得爷爷好像有点“傻”,日子清贫,整日劳作,除了队上人都很喜欢他,似乎没有一天享受过生活。
等我再大些,发现爸爸妈妈好像遗传了这种“傻”。6岁时,爸爸一声令下要盖新房子,于是全家三口齐上阵,从2km外的高山上靠怀抱、肩扛、车拉,硬是凑够了打地基的石块,买砖、打混凝土、砌墙,也是现学现来。春种秋收,本是喜悦的季节,但我的记忆里却满是和爸妈一起下田插秧、收割水稻的苦涩。初中时家里在镇上开了家小餐馆,小本生意,但好在爸妈勤劳能干,张罗的还不错,每周我有两元零花钱。爸爸喜欢和人开玩笑,不管老人小孩,人缘很好。妈妈朴实善良,从不占别人一分钱。很多次我收拾餐桌时,发现地上掉了1张、2张、5张的红票子,按照那个时候的购买力很是诱人,妈妈不准我碰,把钱收起来,用本子记录好日期、金额,当天或者过了几天有人来试探性问,我妈妈总是毫不迟疑的说“对,是掉在我这里了,我就拿给你”。如果很久都没人来取,妈妈会主动问那些来吃饭的常客有没有丢东西。那个时候,我总不明白,为啥平时1元钱都不准我乱花的妈妈,拿钱给别人时那么爽快!
长大后,我慢慢懂了家人的坚持,也想把这种“傻”延续下去。
我工作的第二年2012年正好赶上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开工,天心区要进行大范围的水利工程建设,我被任命为其中一个标段的现场技术负责人。工程完工后,要进行结算审计,施工方私下找到我,说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隐蔽工程,需要我签字确认。我开始没明白意思,接过签证单后发现,很多工程量都是子虚乌有,但因为比较隐蔽不好查证,施工方可以多结算一大笔钱。我当即就表示拒绝。后来,施工方又找过我很多次,说非常隐蔽,没有任何风险,不会亏待我。我始终记着爷爷、爸妈的教诲,面对诱惑,一定要不失本心,拒绝到底。
2017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几岁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贪吃贪玩,喜欢买东西,喜欢攀比,尤其是别人看他可爱,拿给他吃的玩的,他很容易欣然接受。为此,我非常伤神。刚开始,我经常拿爷爷还有妈妈的事例教育他,告诉他无功不受禄,小朋友不能轻易收别人礼物或奖励,但小孩子似乎不太明白这么深奥的道理,或者即使明白了,转过头看到喜欢的东西还是会开心收下。后来,我尝试了一种方法。每次带着他出去,我手里拿满吃的玩的,路上碰到小朋友或者他幼儿园同学,我就夸这个小朋友真可爱,叔叔奖励你吃的玩的。反复了几次之后他就很生气,问我为什么总把他的吃的玩的送给别的小朋友。我就蹲下来问他,爸爸买的东西为什么不能送给其他小朋友?他说他们又不是你的孩子,也没有帮你做事。我说你说的非常对,那你接受别的长辈东西时帮他们做过事吗?他憋得说不出话。自那之后,我给他制定了一个规则:不能不劳而获!不管是家人买的东西还是其他人送的,都必须做了什么事情,付出努力了才能获得!慢慢的,他更热爱劳动了,懂得了付出才能有收获的道理。
辛勤劳动,热爱生活,不贪便宜,为人友善,这就是我傻傻的家风。如果可以,我想把它们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