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长沙港口史》专家评审会在长沙举行。本次会议评审组由来自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长沙新港公司的资深专家组成。长沙市交通、水运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会。
会上,听取编纂组汇报后,评审组认为《长沙港口史》编纂工作扎实,资料全面,内容清晰完整,详细记录了长沙港口的发展历程,客观反映了其历史脉络和重要史实,符合相关要求,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据悉,2021年9月,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响应交通运输部、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编纂“两史”(《中国港口史》《中国运河史》)的要求,开始部署《长沙港口史》的编纂工作,成立了“两史”编审工作委员会,由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负责具体编纂工作的落实,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编纂。
自编篡工作启动以来,编篡组多次走访图书馆、档案馆,拜访相关单位退休职工、史志专家,全方位收集史料40余册、珍贵影像资料图照百余张。历时3年,《长沙港口史(远古—2022年)》(评审稿)编纂完成,史稿共9章、30余万字,系统阐述了长沙港口在通航条件、船舶运输、港口面貌、经营主体、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历史变迁。
《长沙港口史》系统梳理了长沙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总结了港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重要地位。港口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生动实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镜鉴,充分展现了长沙港口融入新时代国家交通建设中的新变化,也为长沙水运文化建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