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消息,近年来,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水运污染防治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担当履职,做好船舶和港口码头污染治理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针对船舶污染防治,该中心把好船舶检验安全源头关,对设计不满足环保规定的船舶一律不予审核;打好新能源新技术应用“牌”,布局2000吨级LNG油气加注站泊位1个,积极引导企业打造万吨级新型双燃料(液化天然气/柴油)集装箱船2艘;下好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600万元实施辖区船舶污染物免费回收。据统计,2022年,长沙累计接收生活垃圾249吨、生活污4498立方米、油污水211立方米,各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港口码头污染治理方面,该中心大力开展非法港口码头整治,取缔拆除非法码头1处,规范提升码头9处;着力做好港口码头环保设施提质,督促港口企业投入近4000万元进行码头环保设施提质升级,有效提升港口码头防污染能力;全力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改造,目前,长沙市共完成港口岸电设施改造新建任务26套,实现1200总吨以上船舶岸电受电设施全覆盖。
此外,该中心组织编制了《长沙市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组建成立了长沙市水上应急救援中心,完善制度、人员、设备保障,进一步提高应对水上污染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指挥和反应能力。今年以来,该中心累计电子视频监控巡航5400余次,检测船舶7412余艘次,切实强化水域污染巡查处置,助力长沙水运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