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水运频道>水运服务>市州动态 > 正文

一带两翼六港区!这份新规划勾勒郴州港发展新格局

来源:郴州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 2022-04-26 【字体大小:

4月25日,经郴州市人民政府批复,由郴州市交通运输局编制的《郴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建设6个港区,形成29个货运泊位,设置84处旅游码头或旅游停靠点,打造“一带两翼六港区”的港口总体发展新格局。

郴州港作为全省港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推动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开放建设的货运集散窗口,是服务构建郴州市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撑,是郴州市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开发的核心载体。

《规划》着眼服务国家和湖南省重大战略实施,立足支撑全市沿江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对郴州港发展做出了总体、长远的定位、布置和规划,是指导郴州港高质量发展与建设、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的依据。

根据《规划》,郴州港范围为郴州市域内的耒水、东江湖、沤江、舂陵江、武江、永乐江等主要航道的港口岸线及相关陆域、水域。郴州港共划分为6个港区,其中耒水至东江湖水系为“一带”,自下而上分布4个港区,即永兴港区、苏仙港区、资兴港区和汝城港区(汝城县、桂东县范围);舂陵江、武江和永乐江水系为“两翼”,分布桂阳港区(桂阳县、嘉禾县、临武县、宜章县范围)和安仁港区,形成“一带两翼六港区”的港口总体发展新格局。

郴州港规划设置7处作业区、5处货运港点、10处水上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形成29个货运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约2190万吨;规划建设9处综合客运港点、84处旅游码头或旅游停靠点、45处便民交通码头;规划设置15处支持保障系统码头(含修船点),服务郴州水运安全、绿色发展。此外,规划郴州港港口岸线总长14033.5米,其中货运岸线2947.5米、客运岸线8810米、支持保障系统岸线2276米(含修船岸线),已利用岸线合计2798.5米,规划新增岸线合计11235米。

《规划》还明确,郴州港主要以红色基因和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水上旅游客运,同时以货物运输为依托,积极拓展现代物流和临港经济,逐步发展成为布局合理、客货并举的绿色型、综合性、现代化港口。此外,郴州港还将以公用性码头为主,重点发展公共运输服务型综合港区,辐射带动产业转型和全域旅游发展。到2035年,郴州港将建成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水上特色旅游港,专业化、规模化货运港口服务能力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