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水运频道>水运要闻 > 正文

“讲党课+走一线”,张胜赴衡阳开展专项工作指导

来源:衡阳航道事务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7-04 【字体大小:

7月2日,省水运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胜带队赴衡阳航道事务中心开展专项工作指导,通过“讲党课+走一线”的方式,推动理论学习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

当日上午,张胜以“深水行舟实干致远以过硬作风护航水运高质量发展”为题,为衡阳航道事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讲授专题党课。

党课从“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党中央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强化学习,深入掌握作风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丰富内涵”“刀刃向内,结合典型案例坚定查摆中心作风建设短板问题”和“改进作风,有力确保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系统内落地落实”5个方面,带领大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开展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上来。

张胜强调,要强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和上级关于严禁违规吃喝的相关要求,以案为鉴、以案明纪,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要严明纪律要求,划清行为红线。要对照问题清单,如基层“四风”隐形变异表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违规吃喝等方面,查摆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立查立改,整改到位。要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效。要将违规吃喝问题纳入日常监督和巡查重点,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下午,张胜先后深入归阳、渌口一线开展实地调研。

在归阳航道事务所,张胜认真听取了建设单位对湘江永衡高等级航道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归阳航道事务所站房建设、趸船配置等情况。

张胜强调,湘江永衡高等级航道建设对提升水运通航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湘江永衡一、二期工程已完成验收,在航道建设上,航道疏浚、航标设施完善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站房建设与航道一线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工作生活需要,也要形成站房建设参考模板,以后能够作为借鉴参考,更好地推进航道站房设计和改进工作,切实为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在渌口航道事务所,张胜认真听取了航道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渌口辰洲滩无人机试点情况、巡航成效以及航标器材数字化管理等涉航道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详细了解了渌口辰洲滩通航问题,无人机巡航操作流程、规范、工作成效,以及航标器材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与操作演示情况。

据悉,辰洲滩是湘江水域的关键咽喉浅点,枯水期水深长期无法达到2000吨级航道通航要求,年均水深不达标天数达200天,航道水位变化快、变幅大,航道底部为礁石,极易引发船舶搁浅、受损事故。无人机搭载广角、长焦和红外相机,单次巡查覆盖半径约5公里,最长续航35分钟,配合可视化操作平台,能实现航标异常、航道碍航、船舶拥堵等情况的自动识别,明显减少了职工每天开船巡航频次,也节约了人力和燃油成本。自1月份试点以来,已累计开展无人机飞行巡查220余航次,减少船舶巡查里程约2640公里,及时发现并成功处置4次船舶搁浅事件,3起航标移位、流失情况。

张胜指出,无人机巡航技术的深度应用,是航道管理领域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的表现,不仅改变了传统航道巡查、监管模式,更有效推动了我省水上交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随着省管航道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要持续推进智能航道系统建设,抓好相关工作落实。衡阳航道事务中心在航道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在无人机巡查和航标器材数字化管理等工作方面,走在了我省干线航道前列,今后要注重总结经验和成果,分析不足和短板,为无人机水上巡查提供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张胜强调,航道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化转型和智慧交通建设决策部署的务实举措,是推动实现航道管理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转变的有力支撑,为水运管理、通航效率、安全生产、服务能力提质增效。接下来,衡阳航道事务中心要加大航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强合作交流,形成“数字测绘+智能感知+智慧服务”的完整技术体系,推动相关标准上升为行业规范,推动省内平台规范化建设和统一事宜,全面建成“可感知、能预警、会决策”的现代化智慧航道体系,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技术力量,为我省水运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