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省强对流天气频发,水上安全形势复杂。湖南水运系统加强船舶航行监管、查处船舶违规行为、消除船舶航行隐患,让水上安全风险“无所遁形”。
长沙
近日,长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水上执法大队依托科技手段与高效执法流程,成功破获湘江长沙段首例船舶碰撞航标逃逸案,对涉事船舶当班驾驶员依法处以5000元罚款,以实际行动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线。
据悉,望城航道管理处近日通过航道电子巡航系统发现,湘江长沙市区石长铁路复线桥附近的左右通航2#标突然从监控画面中消失。案件线索移送至长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水上执法大队后,该大队迅速响应,协同航道部门利用电子巡航系统回溯轨迹,锁定疑似肇事船舶。
经查,该船当日途经事发水域时,因风浪较大、视线不良,驾驶员驾驶船舶在避让航标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航标完全流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5万元。
通过电子巡航数据比对和现场勘验确认航标流失后,水上执法大队立即启动立案程序。通过调取船舶航行记录、视频监控等关键证据,证实驾驶员在触碰航标后既未察觉异常,也未向船舶所有人和航道管理机构报告,而是继续航行至益阳,其行为已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考虑到当事人在调查中主动配合、积极改正,未引发次生险情,水上执法大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第二十二条,作出对其处以5000元罚款的决定。
目前湘江正值汛期,航标的缺失极易引发船舶碰撞、走锚、失控等险情。此次案件中,当事人的行为给水域通航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必须引以为戒。目前,石长铁路复线桥水域已重新布设航标,通航秩序恢复正常。
衡阳
为加强“夜游船”安全风险管控,确保游客水路出行安全,近日,衡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水上交通执法大队开展“夜游船”安全专项检查。
执法人员深入苏州湾码头等水上项目经营场所,对“夜游船”靠泊安全管理、船舶技术状况、游客救生衣穿戴及超载渡运等8个方面情况进行了仔细检查。对部分船舶文书填写不规范、码头救生圈老化等问题,建立了专项工作台账,督促项目运营企业立行立改,并要求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整改责任人,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同时,执法人员依托湖南智慧水运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化赋能水运监管,对营运船舶乘客上下船、船舶航行时的秩序维护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防止水上险情发生。
据悉,自衡阳市“夜游船”运营以来,水上交通执法大队对其开展不定期专项检查66次,督导企业消除安全隐患9起,有效提升了“夜游船”安全运营水平。
常德
近期,常德航道事务中心陬市航道管理处在趸船下游水域开展日常防汛巡查时,发现一艘民用船舶呈现船首高、船尾低的异常倾斜姿态。结合以往防汛经验,工作人员立即判断,船舶可能因水流冲击、货物移位导致失衡,存在潜在安全风险。
该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船主,告知其船舶异常状态,要求其停止作业并全面排查船舱及货物装载情况。经检查确认,船体无漏水问题,船舶倾斜系甲板货物装载不均导致重心偏移。工作人员郑重提醒船主,汛期水流冲击力强,船舶平衡易受影响,货物装载需严格遵循配载规范,避免重心偏移引发危险。针对汛期锚泊安全,工作人员结合辖区典型案例强调,汛期应每日检查锚链磨损程度及连接状态,发现锈蚀、变形等问题应及时处理,防止因锚链断裂发生船舶走锚、失控漂移等险情。
此次事件的处置是陬市航道管理处汛期安全工作的一个缩影。入汛以来,该处持续强化辖区水域巡查力度,重点关注船舶吃水线变化和锚系设备状态等关键环节,同时加大趸船锚链、锚系设备的维护保养频率,全面清理趸船周边浪渣,确保航道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