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妇女节。湖南水运向所有女士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福,愿每一位女性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生活如长江之水般奔腾不息,充满活力与希望。在水运领域,无数女性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今天,让我们一同向她们致敬!
常德市水运事务中心张华
在沅江蜿蜒的水道上,总能看到一个瘦削的身影辗转于船舶之间。作为持有C级注册验船师资质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54岁的张华用10余年时光丈量了辖区近700艘船舶的安全航线,在即将退休之年仍以赤子之心守护着这片水域的平安。
清晨6时的码头薄雾未散,张华已带着工具箱登上摆渡船。为赶在货船出港前完成检验,她常在摇晃的船体间疾步如飞,攀爬近6米高的挂梯到甲板上查验船舶设备,蜷身钻进仅容一人通过的货舱检查船体结构,跪在甲板上核查灭火器有效期。
2024年汛期,她检验一艘搁浅货船时,冒着暴雨在倾斜30度的船舱连续工作2小时,及时排除重大安全隐患。
在张华办公室,近10本检验规范、规则、规程整齐排列,每页都留有密密麻麻的批注。面对日新月异的船舶技术,遇到难题,她对照船检规范和规则寻求解决方案,近10年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500项。2024年9月,天气异常炎热,在某货船检验中,她发现舵机油泵存在渗油问题,并要求船员当场整改,有效避免了一起因船舶舵机失效导致事故的安全隐患。
“张工就像我们船上的平安符”——这是船员们的一致评价。她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记满了各类型船舶检验要点,3号船到了换证检验需进行船体外板测厚的温馨提示,5号渡轮救生衣需要加配儿童救生衣。去年寒冬,得知某货船因证书问题滞留,她连夜驱车100公里赶赴现场,在零下3度的江风中完成复检。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位累计行驶检验里程上万公里的女验船师,依然奔波在检验现场。她用十余载芳华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职业信仰——那抹穿梭于钢铁巨轮间的瘦弱身影,恰似江面上永不熄灭的航标灯,照亮千帆平安归途。
邵阳市水运事务中心张书梅
晨雾漫过八角寨的丹霞群峰,资水上游夫夷江的凸水渡口传来汽笛长鸣。女船长张书梅手握方向盘,目光穿透薄雾锁定对岸码头,她驾驶的“湘新宁标渡2036”如游龙般切开翡翠色江面。在这条串联两岸的古渡航线上,这位51岁的农家女儿成为资水航道上一面流动的旗帜。
2014年,新宁县推进“渡改桥”、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世代摆渡的船工纷纷转行。2022年,张书梅却逆向而行,成为全县首位考取三类船舶适任证书的女性。“阿妹莫逞强,撑篙不比绣花针。”面对父辈的劝阻,她在暗流涌动、毫无规律的阵风中熟练的靠泊。
2024年汛期,上、下游电站同时泄洪,江面水流瞬间加急。张书梅凭借对船舶平时的保养,将渡船安全停泊到锚泊水域。
如今的凸水渡口,张书梅这位“娘子军”已成独特风景线。当有乘客面对湍流发怵时,张书梅总会指向江心:“看那江鸥,翅膀越扑棱越稳当。”
夕阳将夫夷江染成金红色,“湘新宁标渡”完成最后一班摆渡。签单记录本上,6000多条发航记录连成蜿蜒的脉络,恰似湘女绣在腰带上的流水纹。驾驶舱内,张书梅发梢银丝与江上波光相映成辉。在这条承载着乡愁与希望的水路上,新时代的“她”力量正以温柔而坚定的航迹,续写着千年渡口的传奇。
衡阳市水运事务中心江海琦
在衡阳一江四水五条通航河流、769公里的水域中,有这样一位“90后”女性的身影,作为辖区唯一女验船师,船检界的“花木兰”,她用6年时光浇筑出零投诉、零差评的专业口碑,她就是衡阳市水运事务中心船舶检验科科员江海琦。
江海琦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学期间因为对智能识别和光电感应技术感兴趣,参加了“飞思卡尔”等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意外与交通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从事船舶电气设计工作,积累了航天远洋测量船、大型LNG船、极地科考船等高端船型的船舶设计经验。2018年,她偶然看到湖南省公务员招考公告,衡阳市海事局招聘电气专业的船舶检验人员。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水运行业的憧憬,她毅然报考并成功入职,开启了她的船检生涯。
从船舶设计到船舶检验,江海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她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船舶检验法规,获得了国家C类注册验船师资质证书。“图纸就是船舶的基因图谱。”江海琦共计参与20余艘船的船舶图纸审查工作。在图纸里寻微尘,从蛛网般密布的管线图中揪出丝毫误差,她以专业标准锻造成水上安全的定海神针。
船检工作不仅需要高超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极强的体力和心理素质。江海琦常常需要爬垂直悬梯,走悬空翘板。三伏天里,她在60℃的钢铁机舱中躬身查验,机油蒸汽将工作服浸透成“第二层皮肤”;寒冬时节,她攀附在江风呼啸的船梯上。外出检验时,她驾驶车辆穿梭于山间小路,爬山涉水,偶遇狂风骤雨也从不退缩。她用专业与执着,打破了行业的性别壁垒,诠释了“安全标准不分男女”的职业信条。
作为一名女性验船师,江海琦不仅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还要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她的两个孩子都只有两三岁,船舶检验早出晚归是常态,让她无法像普通母亲那样陪伴在孩子身边。每当想到对孩子的陪伴缺失,她的心中难免充满愧疚。然而她的家人始终默默支持,理解她的工作。她说:“家人的支持是我前行的坚实后盾,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女性同样可以在船检行业中取得卓越成就。”
江海琦的故事,是湖南水运行业女性从业者的缩影。当夕阳为湘江披上金甲,她检验过的船舶正满载星辉驶向远方——那是属于水运守护者的荣耀航道,是钢铁与柔情共同谱写的时代强音。
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金小华
在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有这样一位女性的身影,从2020年成为一名水运安全“守护人”以来,她始终坚持“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为守护湘江安全贡献点滴力量,她就是安全事务部的金小华。
多年来,她积极参加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向孩子们传授水上应急自救、求生救助、防溺水等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救援设备的操作技巧,让“安全”的种子根植在孩子们心中。同时,踊跃参与组织一年一度的港航企业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班,做好方案制定、培训通知、会场准备、宣传报道等工作,让辖区港航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她始终坚持党建业务并举,作为支部宣传委员,发动身边党员同志共同参与“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五进”等主题党日活动,扩大安全宣传效果,让更多党员同志成为长沙水运安全“守护人”。
金小华说:“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只要肯专研,每天进步一点点,总能做出一些成绩的。”
常德航道事务中心张莹
莹,光洁透亮,人如其名。她就是来自常德航道事务中心党群办的张莹。张莹从2012年开始从事工会工作,在这个工作岗位,一待就是12年。
工会工作繁杂琐碎,而她出了名的“耐得烦”。她总是把离退休人员当家人看待,以温暖的态度、朴素的行动恪守着职责本分。在她的电脑和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每一位服务对象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以及走访慰问情况。每一名离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子女情况、爱好喜乐,哪些人需要重点照顾,哪些人需要定期看望,她都做到心中有数,做成了离退休职工的万事通。
离退休人员的来电,她虚心听取,离退休人员的来访,她热情接待,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上职工门、听职工声、知职工情,职工“娘家人”的称号她当之无愧。
2023年11月,张莹的父亲因为脑梗住进了医院,最初的两个月情况很严重,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作为独生女的她,工作之余还要每天往返医院陪伴父亲做各种检查,除了照顾父亲,还要安慰担心的母亲,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她都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但她却从未和领导同事透露半句,遇到紧急的工作就自己加班加点,直到两个月后父亲情况好转,和同事聊天时她才透露,而此时早已云淡风轻。
张莹常说:“我做的只是些简单的小事。”正因为这些小事,从她身上感受到了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脚踏实地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常德航道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张莹一样的“她”,才会无后顾之忧,工作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