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水运频道>水运要闻 > 正文

岳阳铁水集运煤炭码头开港,对缺煤的湖南意味着什么?

来源:国资潇湘 发布日期: 2023-05-15 【字体大小:

5月10日,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基地码头开港与此同时,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项目水运供煤通道正式贯通,这也标志着被称为“湖南煤炭供应保障体系核心项目”的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基地(一期)正式投运。


开通仪式现场。

外煤入湘或将进入万吨”时代

煤炭作为湖南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在该省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比接近六成。但因为相较于能源消费总量,湖南煤炭的自给程度较低,每年都有大量的煤炭经由长江水道运至湖南。

但是,过去外煤入湘长期受到码头承载能力限制,码头只能停靠3000~5000吨级别的运输船。随着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基地码头数个结构兼顾万吨级泊位的建设,不久的将来,容纳万吨级船只入港成为可能

据了解,码头工程将建设3进6出9个煤炭泊位。目前一期开港的1进2出3个泊位可实现年吞吐量1070万吨,2期预计在2026年完工,届时可以实现每年3200万吨吞吐量。

国资潇湘融媒在现场观察到,该码头所处的长江段航道平直。该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国资潇湘融媒,码头受丰枯水期影响较小,可通过洞庭湖直达湖南内河市场,通过长江下行辐射武汉、鄂州、九江、安庆等沿江市场,较之区域内同类项目,具备运输效率较高、保障稳定性相对较好等优势。


码头航拍。

湘煤集团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公司总经理蒋勇平称,码头项目的建设,使得湖南煤炭运输由原来的公路、水路散装散运通过集约化、专用型的码头实现互联互通,经由现代化、机械化的方式将煤炭分散到湖南各地,极大完善了湖南煤炭物流体系。

项目建成将满足湖南煤炭近1/3总需求

码头工程只是湖南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由湘煤集团全资投建,湖南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有限公司为建设运营主体,地点位于岳阳市云溪区南洋洲,主要包括码头、储备基地及铁路专用线三大板块。

除码头项目外,储备基地工程为5个条形仓,煤炭静态储备能力200万吨,年煤炭周转量2200万吨;铁路专用线从浩吉铁路坪田站东端引出,沿随岳高速公路西侧北上,线路全长约21公里,年物流量3300万吨。


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项目效果鸟瞰图。

预计湖南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项目一期于2025年底整体完工。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建湘表示,项目建成以后,湘煤集团保供湖南的煤炭总量将由现在的每年1500万吨提升到每年3000万吨以上,占到湖南省总需求接近1/3,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湖南煤炭供应时段性紧张的问题

除了保障能源供应之外,湖南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项目的另一大亮点是将煤炭贸易和煤炭战略储备有机融合。

未来,通过开展煤炭贸易、货物仓储、铁路运输、港口运营、物流园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该项目将成为湖南煤炭物流中转中心、煤炭交易中心及煤炭应急储备中心,保障湖南煤炭供应安全的稳压器和平抑煤价波动的调节器。


码头近景。

何谓“湖南煤炭供应保障体系”?

“缺煤、无油、少气”是湖南能源的基本格局。据了解,该省每年煤炭消费缺口在1亿吨以上。为了保障湖南省能源安全,湘煤集团制定了湖南煤炭供应保障体系发展规划。

何谓“湖南煤炭供应保障体系”?简单来说,可归纳为“一平台”“一枢纽”“五基地”“一资源集运站”。除了作为“一枢纽”的湖南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项目,其他几个概念所指为何?

一平台

建立湖南省煤炭大数据中心,依托“互联网+煤炭”建设,为产运需三方共同搭建统一、开放、公平,内容全方位、服务全渠道、用户全参与、资源全共享、跨区全支持、过程全监控的煤炭交易平台。目前,湖南省煤炭大数据中心已经建立,并于2022年1月26日正式上线运营。

五基地

依托湘煤集团下属三个矿区既有铁路专用线、煤炭场地、装卸设施等有利条件,在省内建设株洲、衡阳、娄底、郴州、常德等5个区域性煤炭储备分销配送基地,贯通煤炭物流终端网络,服务省内各大用煤企业。目前,株洲、衡阳、娄底等分销基地已基本建成,其他分销基地正在筹建。

一集运站

为确保浩吉铁路源头煤炭资源的稳定,有效控制源头资源渠道,规划在蒙西、陕北合作建设煤炭集运站,实现浩吉铁路源头资源的保障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