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2023年湖南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总结回顾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主要工作成果和经验,部署2023年工作。
记者从会议获悉,2022年,湖南交通突出投资建设,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441.5亿元,总量排名全国第八,同比增长39%,增速排名全国第四,为年度目标的144.1%,投资总额和投资增幅创历史新高。京港澳耒宜扩容等3条高速路段共计210公里开工建设,平伍、伍益等5条高速路段共计248公里建成通车,总里程达到7330公里;干线公路完工802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6996公里、完成安防设施8032公里,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40%、134%;虞公港、沅水洪辰航道、湘江永衡三期开工建设,湘桂运河专题研究全面完成。
当前,湖南省交通运输业态已进入由“单一”向“综合”、由“有”向“优”、由“大”向“强”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完善设施网络、精准补齐短板的关键期,促进一体融合、提升服务质效的机遇期,深化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
2023年,湖南交通运输计划完成投资1000亿元,这些投资将重点用在哪些交通领域呢?
抓项目:推进21个高速在建项目
高速公路
完成湖南省“十大基础设施”交通任务,稳步推进总计1680公里的21个在建项目,建成通车官新、芷铜、靖黎、白新4条高速路段共计199公里,开工建设京港澳长株扩容、株耒扩容等6条高速路段共计450公里。
国省干线
新开工700公里、完工300公里,推进11条全域旅游生态景观省级示范路、30条市级示范路建设。
农村公路
提质改造5000公里。
枢纽站场
建设综合客货运枢纽28个、普通客货运站30个。
内河水运
加快湘江永衡三期、沅水常鲇航道、虞公港等在建项目,新开工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资水益阳至芦林潭二级航道和澧资航道白沙至甘溪港三级航道4个项目。
抓物流:引导大宗商品“公转水”“公转铁”
推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
整合湖南省港航资源,打造湖南省港口统一品牌。
支持长株潭、宜昌+岳阳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
实施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差异化收费政策,落实“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巩固减税降费整治成果,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推动多式联运加快发展
推进怀化国际陆港舞水航道、长沙国际航空港综合枢纽、岳阳江海联运等项目建设。
支持岳阳城陵矶新港“水公铁”集装箱多式联运等示范工程和长沙新港、怀化国际陆港等集疏运体系建设。
试点推进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一单制”,引导大宗商品“公转水”“公转铁”。
抓服务:开展高速公路“三保三大”专项行动
开展高速公路保安全、保畅通、保服务、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三保三大”专项行动。
推动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和LNG加注站建设,提质改造服务区20对,规范服务区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窗口形象。
完成25个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验收,推进第四批示范县创建。
深化“四好农村路”全国、全省示范县创建。
支持永州、岳阳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益阳、郴州创建省级公交优先城市。
规范定制客运发展。
提升联网售票和电子客票服务质量。
开展“群众满意客运站”创建。
提升ETC、机动车维修、驾培服务质量。
抓转型:推动智慧高速、智慧港口等建设
强化科技应用支撑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应用,在公路水运建管养运中开展对标管理,推动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枢纽(机场)等建设,打造智慧工地、智慧服务区、智慧收费、智慧监测、智慧巡查、智慧救援等数字化场景应用。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建设公路绿色生态廊道。
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
加快营运车船使用清洁能源。
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实行闭环管理,千吨级及以上港口实现岸电设施全覆盖,完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260艘。
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推行公交成本规制,倡导绿色出行。
此外,会议还提出,湖南今年将抓改革、强治理,完善体制机制,严格依法行政,加强行业监管;抓安全、保稳定,强化设施安全,强化质量安全,强化安全监管,强化应急保障;抓实事、惠民生,完成农村公路安防设施6000公里、危桥改造650座,新建“司机之家”10个,推进适老化出行服务等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