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水运频道>水运要闻 > 正文

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湖南将重点实施这7个项目

来源:综合部 发布日期: 2023-02-22 【字体大小:

近日,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发挥水路、铁路运输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动沿海和内河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等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了一体衔接、组织协同、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四个方面主要任务,公布了内河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项目表,其中,湖南7个项目榜上有名,分别是:津市疏港铁路专用线工程、德山港区疏港铁路、华容煤炭储运基地码头进港铁路、浩吉铁路岳阳港区进港铁路、湘阴虞公港至古培专用线、铁牛埠港区配套疏港铁路、九华港区长株潭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

根据《方案》:

津市疏港铁路专用线工程总里程38.92公里,计划投资33亿元,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

德山港区疏港铁路总里程5.92公里,计划投资6.9亿元,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

华容煤炭储运基地码头进港铁路总里程29.69公里,计划投资21.8亿元,预计2024年完成建设;

浩吉铁路岳阳港区进港铁路总里程21.07公里,计划投资16.2亿元,预计2024年完成建设;

湘阴虞公港至古培专用线总里程19.7公里,计划投资13亿元,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

铁牛埠港区配套疏港铁路总里程4公里,计划投资6亿元,预计2028年完成建设;

九华港区长株潭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总里程8.2公里,计划投资5亿元,预计2025年完成建设。


华容煤炭储运基地铁水联运项目效果图

如何切实推进集疏运铁路项目建设,推动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了具体任务要求——

要强化一体衔接,提升设施联通水平。统筹考虑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铁水联运发展需求,港口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原则上同步规划建设集疏运铁路。建立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项目清单管理和更新机制,重点实施主要港口重要港区集疏运铁路及“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配足到发线、调车线、装卸线等铁路设施,实现铁路深入码头堆场。研究港口后方铁路运输能力问题,加快不满足运输需求的瓶颈路段的新线建设或扩能改造。建好用好铁水联运的铁路场站,完善接卸、堆场、道路等配套设施,推进铁路港站与港区堆场“无缝衔接”。

要强化组织协同,提升联运畅通水平。鼓励铁路、港口、航运企业联合开展市场营销,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冷藏箱、商品汽车、适箱散货等铁水联运,推动形成“联运枢纽+物流通道+服务网络”的铁水联运发展格局。积极拓展主要港口国内国际航线和运输服务辐射范围,支持将海港功能向内陆延伸,促进海陆高效联动,提升海港辐射带动能力。挖掘联运港口潜能,通过码头改扩建、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方式,积极推进既有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通用码头专业化改造、老旧码头提升改造工作,提升港口服务保障能力和安全韧性。积极推进粮食、化肥、铜精矿等适箱大宗货物“散改集”,加强港口设施设备建设和工艺创新,鼓励港口结合实际配置“大流量”灌箱、卸箱设备。

要强化创新发展,提高联运服务效能。鼓励支持铁路、港口、航运、货代等企业加强合作,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组建运营机构等形式,加强联运物流资源整合,支持发展专业化、数字化、轻资产的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全程物流经营人,提供全程综合物流解决方案。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快速完成进出口集装箱货物检查,增强铁水联运客户黏性。研究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依托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领域“一单制”,研究在铁水联运领域率先突破“一单制”运单物权问题。

《方案》还在完善铁水联运标准规则、健全市场价格体系、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给出明确建议,统筹保障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根据《方案》,到2025年,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全覆盖,沿海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90%左右;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400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