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8日,生态环境部专家组到岳阳就《岳阳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调研。
生态环境部专家组调研以涉及生态红线、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东洞庭湖市级江豚保护区实验区、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码头和港口作业区为重点,先后实地察看了君山华龙码头、广兴洲LNG码头,华容港区洪山头,岳阳市地方海事局码头,南岳坡旅游客运码头,岳阳县港区太平咀旅游码头,湘阴港区虞公港作业区,听取了岳阳市相关部门港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下一步,市地方海事局将根据生态环境部专家意见,紧密配合《规划》(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按照生态 优先的原则,对该报告进行进一步充实 和完善。
为适应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形势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加快推进港产园融合发展和港口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岳阳港的通江达海、水路转运的综合枢纽功能,岳阳市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岳阳港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修编工作。
《规划》修编始终坚持“突出生态优先、兼顾统筹布局”的主基调。经过多次开展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和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并广泛征求省、市政府和省直、市直相关部门意见,《规划》(征求意见稿)顺利完成,在2018年11月召开的岳阳市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2019年1月,《规划》(送审稿)通过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政府联合审查,正式进入环评阶段。按照《规划》报批程序要求,《规划》(环评报告)需经生态环境部审查通过,最后由湖南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批准《规划》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