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质量安全频道>质安专题>聚焦重点项目 > 正文

湖南多条高速公路有新进展!

  醴娄高速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

  近日,经过转体桥60分钟的平稳精准转动,G6022醴娄高速湘江特大桥上跨京广铁路转体桥成功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标志着G6022醴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正式进入全线通车倒计时。

  G6022醴娄高速起于株洲醴陵市,止于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镇,与S70娄新高速相接,全长154.271公里,路基宽度34米,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每小时。去年12月31日,G6022醴娄高速实现了株洲段石三门枢纽至娄底段娄底枢纽的第一阶段通车。

  本次成功对接的湘江特大桥上跨京广铁路转体桥,是G6022醴娄高速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该桥全长141米,桥面宽39.5米,转体重量达2.6万吨,采用T型刚构转体施工,创下湖南省高速公路转体桥吨位最大、桥面最宽、地质最复杂(溶洞最厚达36米)三项纪录,难度大、精度高、智能化。

  据介绍,转体主墩采用国内罕见的2.6万吨级盆式转体球铰,搭配4台1000吨千斤顶同步牵引的自牵引推系统,实现万吨级转体桥平稳、精确转动。

  此次上跨京广铁路转体桥的成功架设,为G6022醴娄高速的全线建成补齐了最后一个缺口。项目通车后,将有效缓解现有G60沪昆高速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株洲市及湖南省的高速公路网结构,显著提升区域交通网络的整体效能,对加强湖南省与长三角、云南、贵州等地区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G4耒宜高速扩容工程(苏仙段)快速推进:

  连日降雨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G4耒宜高速扩容工程(苏仙段)凭借科学调度与精准施工,目前已顺利完成土石方工程320万立方米,防护排水工程进度超90%,提前实现了上半年的既定目标。

  近日,在湖南高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耒宜扩容工程五分部施工现场,工人们抓住短暂晴好天气,争分夺秒地进行一级边坡锚杆框架梁施工。雨水冲刷后的路基旁,施工机械有序排列,防护物资摆放整齐,处处彰显着科学施工的严谨与规范。

  “我们制定了‘雨前抢覆盖、雨中保排水、雨后快复工’的施工策略,并根据天气预报动态调整施工计划。”湖南高速集团第三总包部五分部路基工程师刘超介绍。为有效应对雨季施工难题,该项目部构建了一套“预报—调度—应急”全链条联动机制,安排专人24小时密切关注气象信息,提前备足塑料布、沙袋等防护物资。降雨时,迅速组织人员对作业面进行覆盖,同时引导工人转战路基排水工程;雨后,第一时间安排专业人员排查边坡稳定性,及时抽排积水、晾晒土方,确保尽快复工。这套“雨前防、雨中调、雨后抢”的组合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降雨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当前,苏仙段施工现场正在全力推进排水边沟与防护工程,压路机与摊铺机在晴好时段轮番作业。“我们坚持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力争8月份完成从北往南所有土建工程。”湖南高速集团五分部项目总工程师高伟政表示。

  G59呼北高速项目新新段赵家湾大桥双幅贯通:

  近日,由中国十九冶集团承建的G59呼北高速项目新新段赵家湾大桥顺利实现双幅贯通。

  该项目位于湖南省武冈市,是湖南省重点项目。其中赵家湾大桥位于马头桥镇毛坪村,桥长486米,跨径布置为6×30米,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下部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台。

  赵家湾大桥于2023年9月开始桩基施工,历时20个月,成功实现双幅梁板架设贯通。至此,该项目全线所有桥梁均实现双幅贯通,有效保证后续交安机电路面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年底主线路基通车创造条件。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精细化施工,推进桥面系及附属设施等施工,向阶段性既定任务目标全力冲刺。

  据悉,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实现G59呼北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打通国家高速公路网南北方向主干线,使湖南省更好地融入“泛珠江三角洲”,对于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