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5 10:29 【字体:大 中 小】
处暑过后,秋意翩来。在湖南永吉、益马、益娄、张桑、武靖等高速公路上,施工人员正加紧整改边坡失稳、路面返水等问题,以按期完成竣工验收。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要求,我省通车试运营达到2年的高速公路项目,要如期完成竣工验收。
今年,满足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有第一批永吉、益马、张桑、武靖、洞庭湖大桥、益娄、潭邵大修一期工程7个项目和第二批岳望、莲株、马安、大熊山连接线4个项目。
竣工验收不仅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最后一项工作,也是建设投资成果转入运营使用的标志,同时也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规定,通车试运营2年后进行竣工验收。
近年来,湖南对期限进一步做了明确:试运营2年后即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后续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制定“路线图”,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鉴定
(检查组利用桥梁检测车核查高墩桥梁外观缺陷问题)
为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工作,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交通质安局”)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竣工质量检测单位,于今年6月召开了2020年高速公路竣工质量鉴定工作布置会。随后,省交通质安局又相继制定了各项目竣工质量检测方案。
制定好“路线图”后,3个检测单位、七八十名检测人员分赴各高速公路项目,上大桥,进隧道,对各项目进行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的竣工检测,覆盖5大重要环节:工程实体检测、外观检查、内业资料审查、交工遗留问题及处理情况的核查、试运营期间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的核查。
洞庭湖大桥是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双塔双索钢桁梁悬索桥,主跨跨径148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的板桁结合型加劲梁悬索桥。
该桥地处洞庭湖入长江交汇口,跨越洞庭湖,规模宏大,建设条件复杂,是杭瑞国家高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由于该桥结构特殊,检测难度大,检测时又恰逢汛期及高温天气,检测人员克服困难,对该桥所有部件外观进行近距离检查,复核关键竣工验收指标,把好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竣工验收。
截至8月20日,7个项目中有6个项目提交了外业检测成果。洞庭湖大桥项目因汛情影响,部分外业检查不能实施,预计8月底提交成果。
根据检测单位提交的检测成果,经省交通质安局梳理后,共发现较严重质量问题43个、安全隐患19个、一般质量问题1988个。
秉持全寿命、全周期、全成本理念,把好最后一关
(检查组进入箱梁内部核查混凝土质量问题)
省交通质安局相关负责人说:“质量鉴定是高速公路项目在建设期内质量安全把关的最后一环,因此必须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规定进行竣工质量检测,发现问题,要正视、解决好。”
记者了解到,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完工后,实施交工验收,进行通车试运营;试运营2年后,再进行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移交给运营单位。
在完成竣工验收前,整个工程项目都处于建设期,发现问题后可以追溯到明确的责任主体,有利于整改处置。而质量安全问题一旦延迟到正式运营期解决,由于人力、资金有限,加上难以确责,将给高速公路的运营带来安全隐患。
全寿命、全周期、全成本做好质量鉴定,这是省交通质安局贯彻始终的理念。
“也就是说,质量鉴定不仅考虑现在的建设期,更考虑长远的运营期,把好质量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上述负责人表示。
眼下,省交通质安局对完成竣工检测工作的项目提出了有关意见。对较严重及以上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的问题,项目建设单位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评审、施工整改、验收评定后报省交通质安局核查;对一般质量问题,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整改,承诺或明确整改期限,省交通质安局将在整改时限后组织复核。
目前,各项目建设单位参照整改意见加紧组织整改、消缺,以早日达到竣工验收标准。
省交通质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出具项目质量鉴定报告、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报告,并提交省交通运输厅。对于因重大问题整改不到位等原因不具备出具质量鉴定意见的项目,督促其继续整改,并将相关情况上报省厅,按省厅统一部署开展后续工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