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省交通质安局 发布时间:2020-04-29 16:26 【字体:大 中 小】
4月22日,位于湘江流域衡阳市境内的湘祁二线船闸施工现场,天气阴雨蒙蒙,无人机在空中时而急停、时而盘旋;6个分布在船闸施工区域2km范围的球形网络摄像机360度转动;围堰上,抢险物资运输车急速穿梭;基坑内,施工人员、设备及重要物资有序撤离;临时指挥所里,来自水文、海事、航道等部门的数据不断向指挥所汇集,“湖南水文公众一张图”系统的船闸闸址动态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数据滚动播报,墙面的电脑投屏不时的全方位、全视角切换现场画面,防汛领导小组成员紧盯屏幕,分析无人机和摄像头实时传输回来的实况画面,手握对讲机,从容地通过无线网络远程调度“突击一队”“突击二队”“后勤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巡逻警戒组”“监测预警组”“抢险救援组”“抢险设备组”等8支队伍有序开展现场“防汛抢险”。这个紧张生动的场面,是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项目建设部在湘祁二线船闸开展的2020年度防洪度汛应急演练情景。
根据国家防指分析,今年入汛比往年提前2天,爆发区域性暴雨洪水可能重于常年,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可能多发,有可能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水涝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基本要求,模拟了湘江流域普发暴雨,湘祁二线船闸施工区域在未来8小时将发生超十年一遇洪水后(洪峰过境流量12000m3/s,水位75.54m)的实战化抗洪抢险演练。按照市防指批复的预案,当预报流量大于12000m3/s时,启动Ⅱ级响应,基坑主动充水平压。演练情景选择了航道疏浚船舶靠岸抛锚、上游围堰排水口封堵、基坑人员设备撤离、下游充水口封堵体挖除充水平压等四个典型度汛措施。
本次演练最大亮点是改变传统的现场指挥调度模式,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精准、高效完成了“实战化”的应急模拟操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克服了航道建设项目战线较长导致的信息收集不全面、信息反馈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等缺陷,也摒弃了拼人力、拼消耗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加快推进了应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进程。特别是通过开拓创新和技术传承,推动信息化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防洪演练还邀请了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观摩指导,并组织召开了现场点评和评估会,达到了检验预案操作性、检验人员协同性、检验队伍实战性的目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