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0-03-24 16:28 【字体:大 中 小】
3月20日,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工作推进会, 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胜主持,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厅党组成员路卫华讲话。省公路事务中心主任张汉华,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具体承担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工作的市州公路部门、厅直相关单位、厅机关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各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参加会议。
赵平首先代表厅党组向奋战在交通运输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坚守岗位、英勇奋战,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忘我拼搏,甘于奉献,全力以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通保畅、复工复产工作,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值得充分肯定。
就如何全面高质量完成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工作,赵平强调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站在讲政治和顾全局的高度全力推进农村通组道路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交通运输部也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的指导意见》,为通组道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重要遵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通组道路建设,并将农村道路全覆盖纳入“六覆盖”重点工作,为全省通组道路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我省地形地貌复杂、农村群众居住分散,仍有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村(组)尚未通水泥(沥青)路,群众对进一步改善出行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同时,通组道路也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大通组道路建设,不仅能有效拉动投资,积极服务稳增长,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领会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推进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工作,全面实现全省25户以及100人以上自然村水泥(沥青)路“组组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交通保障。
二是要继续努力、攻坚克难,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农村通组道路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首先,要掀起大干一百天的工作热潮,对标对表、倒排工期,强化保障、开足马力,全力加快建设,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任务,全面实现25户以及100人以上自然村水泥(沥青)路“组组通”。其次,是要抓好过程管控,坚持规范化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控,抓项目建设质量,严格按照规定做好资金管理,加强资金跟踪审计,规范资金使用,切实把通组道路建设成为廉洁工程、民心工程。最后,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做好时间安排,尽早全面开工,要统筹好通组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的关系,确保全面完成省重点民生实事1万公里考核目标任务,要统筹好通组公路建设和道路养护工作的关系,确定管养部门,落实管养责任人和资金,巩固建设成果,推动农村通组道路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坚决打好打赢农村通组道路建设收官之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是“六覆盖”工作的重要内容,省厅今年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厅党组书记、厅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厅长具体负责,相关厅领导根据分工各负其责,各业务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各市州、县市区也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明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全程抓、深入抓。另一方面,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施工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国企社会责任和担当,不讲价钱、不打折扣,积极克服困难挑战,切实按照工作部署加快通组道路建设;要认真落实统一建设要求,严格规范劳务工作,坚决杜绝“以包代管”;要从严把控建设质量,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质量管控,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对项目建设总体质量和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同时,要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州、统建施工企业要及时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实施方案,压实具体责任,细化各项措施。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公路、质安等部门全力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施工监管,帮助施工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统建施工企业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想方设法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曾胜通报了全省2019年工作情况、分析了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工作形势,并要求要对标目标、真抓实干,持续、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建设质量安全;要持之以恒,持续抓好验收和销号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持续做好整改工作;要实事求是、严格考评,确保奖惩兑现。
路卫华强调,要坚定信心,挂图作战,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合理组织,适时安排,压实责任,加快推进,安全有序组织复工复产;要加强监管,抓好业务监督、技术监督和廉政监督,齐心协力,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过硬,干部廉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