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工作动态 > 正文

高歌奋进新征程 浓墨重彩绘新篇——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综述

沃野织锦绣,田畴好风光。置身吊井楼村广袤乡村,美景如画,产业兴旺,生活如蜜。

去年以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响应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选派工作队进驻邵阳县岩口铺镇吊井楼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着力推动乡村产业迅速发展,面貌明显改善,环境更加宜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巩固脱贫攻坚 筑牢防返贫堤坝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工作队驻村以来,坚决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底线要求。以“五个到户”活动为载体,实现走访摸排“全覆盖”,形成了详细的民情台账,建立支部联户机制,厅直系统40个党支部与农户结对,定期进行走访慰问。

紧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要求,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4户监测户,明确工作队成员为帮扶责任人,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确保不返贫。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安全住房、基本医疗政策保障,加大对村“一老一小”群体的关爱力度,为村困难家庭学生积极争取团省委“希望工程”助学资金2.7万元;为村“一老一小”人员积极争取省民政厅关爱基金5万元。

△工作队走访入户

壮大集体经济 强村富民路更宽

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及种植吊井楼村走出了一条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全体村民为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

针对吊井楼村产业“一穷二白”的状况,工作队从驻村第一天起,就把产业发展放在心中、抓在手上。工作队持党建引领尊重民意、因地制宜,确定了“文旅带动,产业兴村”的总目标,采取“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带头致富人”“党员先锋示范创业”等形式,大力发展富民油茶、生态养殖等产业目前,开发油茶360余亩、养殖茶山鸡2000余只2022年预计可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受益农210户每户平均增收1500元。帮助群众吃上了“产业饭”,走上了小康路。

△昔日荒山变为“金山银山”

强化基层治理 文明新风浸人心

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引领作用,工作队坚持柔性倡导与刚性约束相结合,坚持党员示范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积极探索乡风文明治理新路子。

“善德银行+兑换超市”是工作队驻村之后的首创之举,把村民的善行美德写入“存折”,实行积分管理,用“小”积分兑换出好民风,目前已记录52户87件次善行美德。

成立村级志愿服务组织——“逢8出发”万育志愿服务队,每月8号、18号、28号定期开展家电维修、打扫卫生、代买物资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有209人次参与志愿服务。

建立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成立村民议事会等10个协会组织,依托全村划分的27个网格,构建有效运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工作队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基础设施提质 美丽乡村展新颜

如今的吊井楼村,道路平整、青瓦白墙、环境优美,一幅“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竞争力。工作队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成立村环境卫生整治委员会,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总要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拆除旱厕、空心房共191座;播撒花种绿化约400平方米,绘制乡村振兴主题墙绘500平方米,打造车万育故居、青龙泉水源地美丽庭院,推动“面子”“里子”双提升。

在基础设施上,结合旅游产业路建设要求,工作队用活用好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建成旅游路2.5公里,产业路3公里,路面修缮7.5公里,带动美丽旅游、民俗民宿和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村庄因路而美,村民因路而富,乡村因路而兴。

△村旅游产业路

△车万育美丽庭院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省交运输厅驻村工作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中再赶考、再发力,绘就好乡村振兴新蓝图。

高歌奋进新征程 浓墨重彩绘新篇——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综述

2914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