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工作动态 > 正文

湖南省:“四路”同步走 治超一盘棋

日前,常德市石门县易家渡公路超限检测站前,公安交警正在拦车检查,公路路政正在对货车进行检测,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实行“零容忍”,这是湖南省加力公路治超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湖南省“政府主导、交通牵头、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的治超工作格局不断强化,创造了具有湖南特色的治超经验。湖南还大力推进科技治超,同步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农村公路、城区道路治超工作,加强对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力度,狠抓车辆、货物源头监管和路面联合执法,方向准、措施实、执行严,有效遏制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行为,切实提高了公路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通行水平。
    高速入口超限超载禁入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常德桃源县,境内有常吉、常张两条高速穿境而过,共有6个高速出入口,特别是毗邻石门县的架桥出入口、毗邻慈利县的热市出入口,超限运输的矿车较多,且地处偏远,治超难度大,超限率曾一度居高不下。
为破解这一困局,桃源县保障经费,乡镇安排人员值守在车流量大的架桥和热市入口,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劝返。同时,建立了联动执法机制,只要乡镇值守人员发信息,交警、路政等执法人员便迅速赶到现场,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查处。通过专项整治,桃源县高速公路入口超限超载率明显下降。
常德高速公路管理处每月初将上月高速公路超限超载数据抄告市治超办,市治超办对数据进行分析,将超限超载50%以上或累计超限超载5次以上的货车作为重点对象抄告至各县(市区)责成查处到位,并将此类车辆纳入到超限超载典型案例,定期在常德日报上曝光。
据统计,今年常德市治超办共下达交办函13次,督办超限超载车辆309台次,其中查处到位177台次,53台次经核查具备超限运输许可证,32台次属外省车辆已下达处罚决定书,符合条件将进行强制执行。
据介绍,2019年4月1日,湖南省全面启动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各市州治超办与市州高速公路管理处密切配合,严厉打击高速公路入口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对经称重检测确认为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车辆实施阻截,禁止其进入高速公路行驶。
专项整治期间,已完善称重检测设施的收费站,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拒绝违法超限运输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行驶,并及时报告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当地交通运输执法机构依法处理。对闯卡进入高速公路、故意堵塞车道的,及时报告高速交警部门;对攻击收费人员、打砸收费设施、扰乱高速公路运营秩序的,当地公安机关依法严肃处理。
目前,湖南省458个收费站全部实行入口称重检测,安装入口称重设施设备收费站车道559条。湖南省第三季度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率下降至0.5%,位列全国第四,比去年同期下降1.4%。
普通公路推行科技治超
公路治超“ 机器换人”在长沙市先行先试。2018年5月,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出台《关于长沙市全面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在长沙全面推行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同年8月,长沙全市11个治超非现场执法点正式运行。该市投入近5000万元,布局14条非现场执法公路,改造升级硬件设备,构建起覆盖全市重点货物运输通道的治超网络。
货车通过治超非场执法路段时,如果超限超载,前方电子屏会实时显示车辆照、总重量、超限重量等信息,提示就近卸载货物的位置、处理的方式等。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警部门同步采集违法超超载车辆信息,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通过构建治超‘天网’,实施治超非现场执法,避免了传统治超执法环节中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的现场接触。不仅如此,实行网上操作,还能规避‘找关系’‘说人情’等现象,确保了阳光执法、公正执法。”长沙市治超办谢忠煌说。
近年来,为破解治超难题,湖南省编制《“十三五”科技治超建设规划》,治超模式转型升级为以科技信息化为依托的常态化、长效化治。截至目前,省级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基本建成,11个市(州)、63个县(市、区)治超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基本建成。目前,全省建成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214套,构建起治超“天网”。
省治超办副主任周静恺介绍,湖南将进一步完善省、市、县、站四级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加快实现与公安交通管理系统的联网对接,进一步扩大非现场执法范围,全面推行源头科技监管,形成完整的科技治超网络。
农村公路设置限载设施
    近年来,湖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公路“治超”,治超护路让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
2014年全省集中“治超”以来,针对全省农村公路线长面广、监管难度大、“治超”任务繁重等特点,湖南省推行推行农村公路治超路长制和有奖举报制度,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由乡(镇)长、村(组)长分别担任农村公路总路长、分路长,将爱路护路纳入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村公路治超有奖举报制度,对举报群众给予奖励,动员全社会关心、关注和支持治超工作,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治超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
此外,湖南省各市州、县(市区)投入资金,在砂石场地、煤炭等物资等重要出入口及节点位置依法依规设立限高限宽限载设施,杜绝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驶入农村公路;同时在源头企业安装监控系统,严格实行“限时、限道、限载、限车”措施,一车一杆过磅出场,从源头遏制违法超限超载出场(厂)。
目前,全省各级公安交警、公路路政密切配合,对农村公路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查处,宣传部门加强宣传,电力、土地等部门为安装警示灯和限高限宽墩提供便利,形成了对农村公路治超齐抓共管局面。
下阶段,湖南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治超,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
城市道路分区分时段监管
城市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主要目的地,也是引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损坏城市道路、桥梁的一个主要因素,要构建治超一盘棋,必须把城市道路一并纳入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范畴。
为此,湖南在立法上下功夫,《湖南省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办法》第三十条明确,在城市道路上行使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在制度层面,明确了城市道路治超主体责任。
各部门、各市州出实招,压实城市道路治超工作主体责任。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全面清理、规范了市各地城区渣土货运车辆;实施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针对所有车辆进行资质检查,对未取得市城区禁区通行证和渣土准运证、不符车辆运输规定、车辆逾期未年检、未悬挂机动车牌的、驾驶员不具备驾驶资质的,一律不允许上路行驶;同时对渣土运输车辆有交通违规的约谈主要责任人,规定其限期到公安交管部门清零。
衡阳市规定渣土运输车辆需使用湘DZ专用车牌,持有市城区禁区通行证和渣土准运证,安装GPS定位系统并保持在线状态,全市共发放放渣土运输车专用车牌424块,安装GPS车载终端411台,实现城区渣土运输规范有序。
长沙市狠抓城区治超,以渣土运输车辆改型升级为突破口,重拳治理渣土运输违法行为,二环合围区域新型智能环保渣土砂石专用运输车取代老式渣土车运营,内五区通过精准设卡,巡查、守点和集中执法,严防老式渣土车在合围区内运营。
同时,严格行政审批,对渣土运输公司参运合同审核备案,核实渣土运输合同165份;对58家渣土运输公司运输资质检查认定,52家公司获得认定证书。市渣土处、市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对施工工地渣土车的严查暗访;内五区组织城管、公安、交通、交警等单位和部门每周开展两次集中整治,针对不按规定装载的渣土运输车和违规运输渣土工地实施严管重罚。
长沙市还建立工作责任机制,分片区、分时段对渣土运输进行不间断的监督,深入工地开展联合督查。市渣土处与机动大队成立督查组,坚持每周一、三、四晚上深入一线督查,发出周通报,以月度考核讲评推动工作。
郴州市将全市煤炭、矿山、建材、化工等大型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和物流集散站场纳入市级治超监控平台监管,在城区周边路段安装了“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对超限运输车辆避站绕行、夜间偷运等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实施有效管控。
此外,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领域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参建单位应严格做到一律不得超限超载运输;一律不得违规装载建筑材料、预制构件和渣土废弃物等;一律不得使用非法改拼装车辆、非法工程机械车辆、“大吨小标”车辆、无牌无证车辆等;履带式工程机械车辆一律不得上路行驶。   

湖南省:“四路”同步走 治超一盘棋

110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