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处于湖南省地理几何中心,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辖15个乡镇,413个村(居委会、社区),总人口83万,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居邵阳市人口第六、面积第八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一轮机遇期,县域路网联通呈现量与质的飞跃,交通总量迅速增长,公路硬化里程突破4100公里。我县党代会提出“全域旅游”、建设“大美新新邵”战略。新邵公路部门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干线公路改造,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精心打造路、景亮点,努力建设生态绿色公路。2018年,国道207新邵段获评湖南省“最美干线公路”,新邵公路形象整体提升。
一、经营“大公路”,加大建设统筹
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用好用活“通畅”扩改政策。省市公路部门重点支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公路部门积极实施,加强干线公路建设养护,实现了境内干线公路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跨越。同时,新邵公路部门“跳出”公路“,经营”公路,优化管养,立体经营,将干线公路建成为展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支撑乡村旅游振兴的长廊。我县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G207线、S236线、S334线及部分农村路段等150公里公路绿化美化建设,归集整理公路提质改造后的弃土场、弃改公路、公路土质边坡8万平方米,回填种植土方7万立方米,砌筑挡土墙3000立方米,栽植绿化乔木2.8万株、灌木3.3万株、小苗12万株,种植麦冬草2万公斤、草皮1.2万平方米,新增公路绿化用地4.2万平方米,打造了“林带贯通、车移景异”的公路美景。
二、摒弃“同质化”,彰显地域特色
新邵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干线公路沿线山水秀丽,林竹茂盛,河溪交汇,具有打造景观公路的良好潜质。我们打造沿线公路景观不搞简单复制,集思广益,因地制宜,有效融合公路沿线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和旅游资源,聘请专业团队精心设计和施工,在干线公路两侧建成了向阳、梅寨、武桥、美菱湖、双江口、柳山、雀塘、白云岩、龙溪铺等9个驻车休闲景观区,16个公路景观点,实现了“路”与“景”、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情的有机融合,一区一景各显其美。以国道207为例,该路由北向南纵贯新邵全境49.9公里,现已打造成路面良好、设施完善、通行顺畅、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绿色美丽二级公路。处于全省地理中心点的双江口景观匠心独造,坪上服务区多功能便民。身临其境,人们可以感悟向阳腾龙仙境、远眺梅寨竹海、流连老新莲池、漫步双江青山绿水。沿线园林式立体绿化,“车在路中走,人在景中游”。最美“207”已成为生态绿色公路建设的标版,已成为新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标配。
与此同时,新邵县逐步实施“美丽乡村路”建设,先期对新邵县10个“省级美丽乡村”、6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道路保养、美化给与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畅安舒美”的公路景观。着力打造“县城-新田铺-大新-坪上-严塘-酿溪”串接5个乡镇的乡村旅游交通圈79公里,全程一览山水风光、小峡平湖、电站雄姿、岗亭桥隧、古妆村落,已成为“二日游”、“自驾游”最佳精品线路。
三、当好“服务员”,凸显人文关怀
我们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一体推进。一是优化公路服务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600万元的207国道新邵坪上服务区,于2020年8月正式运营,创立了我县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形象阵地,带动提升了我县干线公路的服务品味。服务区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设置了免费停车、车辆维修指引、购物、餐饮、住宿等服务项目,2021年被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务中心列为首批绿色公路出行太阳能发电、蓄电、充电“三电合一”建设试点,既服务于公路运行,又服务于全域乡村旅游,生态绿色公路+交旅融合发展,催生出公路经济新业态。二是构建便捷服务网络。新邵县委县政府牵头,文化旅游与交通公路密切配合,依托干线公路景观、农村公路绿化,融合特色景点,推出精品旅游线路5条。我中心统一规范公路标志标牌,在县域主要道口、高速出口等醒目位置布设新邵县全景路线图,服务群众出行,助力全域旅游建设。全县游客年均增长24.95%,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6.65%,实现年旅游收入16.2亿元以上。三是推出公路文化品牌。以“政通道畅”为主题,紧紧结合地方名人、古迹、事迹、风景推介,将公路景区、服务区打造成为党建宣传、政策指引、群团文化等多功能合一的路沿阵地,在公路各景观开展楹联制作张挂、公路文化墙、建养施工塑像等项目,撰刻景区园记,回顾公路建养艰辛历程,展示出新时代科学养护、高质量管养、服务人民群众安全顺畅出行成果。
如今,新邵境内干线公路廊道“移步换景”,农村公路网络亮点纷呈。凭着公路人的慧心巧思,新邵县的公路景观区和服务区已成了不少游客和司乘人员的“打卡地”,生态绿色公路建设提升了新邵公路品质,为打造新邵全域旅游品牌,助推新邵文明城市创建,促进新邵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邵公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