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路频道>公路专题>路政宣传月 > 正文

治超工作经验交流丨长沙县探索科技治超第三方运维模式,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效能

“十二五”以来,随着路网结构的日渐发达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仅靠“现场执法”“人海战术”的执法模式已不能适应路政治超的新要求和新标准,无法满足治超全天候、全覆盖监管工作的需求。运用移动远程监控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固定违法事实,采用信息化等方式进行违法行为告知、调查取证等的“非现场执法”“科技治超”成了破解路政治超执法难题的新选择。2018年长沙县作为长沙市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首批试点单位,逐渐构建由1个县治超信息指挥中心、2个公路超限检测站、11处不停车超限检测点、20余家货运源头企业的科技治超网络。

随着科技治超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逐步出现了称重设备线圈老化、车牌车轴识别错误、图片抓拍不清晰等问题。而设施设备运维不及时,加之车辆逃避检测手段日益增多和隐蔽,导致科技治超的数据利用率在近几年出现下滑,与当前高质量发展及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此,长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行敢试,积极探索破局之策。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学调研,谋规划。2020年,长沙县治超办牵头长沙县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就长沙县科技治超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综合分析非现场执法数据利用和案件办理、县治超指挥中心平台功能发挥等情况,科学研判出影响非现场执法、源头监管、地磅校准等方面科技治超成效发挥的主要因素。针对设备缺乏专业维护、设备故障排除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亟需聘请专业公司进行日常维护保障,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值守,及时有效应对处置设备故障和软件问题。

(二)高位推动,保运维。2020年6月,长沙县召开治超工作调度会,专题研究科技治超统一运维工作。会议强调和重申了科技治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监管效率。会议明确由县执法局牵头负责县治超信息指挥中心曰常管理维护服务外包的整体招投标工作,2020年经费在县执法局智慧城市建设资金中列支,后续两年纳入财政预算。经按照相关规定招标,确定由湖南宝讯联科技有限公司对全县科技治超设备实行统一运行维护,服务期限3年,总费用控制在450万以内。2022年,针对源头企业自行安装的技防设施不规范,端口不一等问题,又投入132万对全县重点源头企业进行设备和专网专线改造,在全省率先实现源头企业称重数据与省治超信息系统联网直传。

(三)优化考核,促成效。为提高运维成效,建立服务评价机制,优化考核评价与资金支付挂钩机制。制定《运维考核评分表》,将设备故障排除时间、数据处置效率、点位周期巡检等情况作为评分指标。每月根据运维公司人员履职、设备在线率及上级督查通报等对运维公司服务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打分,每季度根据月平均考核得分支付相应百分比结算金额。季度内每月平均考核得分在95分以上的支付全款;80分-95分按考核分值相应百分比支付;未达70分的或连续两次低于80分的评定为差,不予支付。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故障排除更及时。三年来,长沙县平均点位检修20次,一般故障平均维修时间仅0.5天,复杂故障平均维修时间1天,较长沙市平均的2天和8天,分别缩短3倍和7倍。设备故障率和处理时间明显低于市其他区县,有效确保了点位的在线率和数据的准确率。

(二)资金使用更高效。对建设周期已过3年的点位平均巡检维修18次,支出3.8万/套,其中大型翻修7次,支出8万/次。仅2017年建成的福临、高桥2个点位3年来维修费用就高达54万。通过统一运维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建设年限时间长的点位维修费用高、申请财政资金流程复杂、维修时间超长等问题。

(三)维修服务更透明。科技治超设备属于技术壁垒高的高精尖产业,维修市场价格和服务不透明,甚至存在假维修或乱报价现象。如设备积尘、小电子元件损坏本简单处理就能修复,但维修单位却将问题严重化,提出返厂维修,导致费用动辄上万元。采用统一运维模式,由运维公司统一采购、维修、质保,能有效确保维修质量和效率。

(四)指挥调度更优化。通过运维公司驻场工作人员及外场巡检人员的密切配合,依托县治超指挥调度中心的联动各行业职能部门,保障辖区内站点稳定运行。每月梳理逾期未主动接受处罚车辆,及时抄告至车籍地交通主管部门;每日巡查源头企业数据情况,对存在数据异常、涉嫌违法情况及时登记、告知,并反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运用省治超系统电子围栏功能实时调度路面执法力量开展路面稽查,有效提高非现场执法数据利用率。

(五)分析研判更精准。以县治超信息指挥调度中心为依托,充分运用省治超信息管理平台,结合非现场执法系统、电子围栏等科技执法手段,对我县辖区货运车辆超限路段、时段、流量、流向等重点违法信息的规律特征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研判出违法运输行为的“高发路段”及“薄弱时段”,精准发力、“定向”打击违法运输行为。3年来,通过错时执法开展行动600余次,累计查处超限运输违法类案件6000余台起,卸载货物5万余吨。

(六)治超成效更显著。三年来,设备故障排除及时,源头企业、不停车检测系统在线率保持在99.88%以上;非现场执法查处量年均300起,结案率均保持在90%以上;非现场超限率控制在1%以下;2022年底以来,通过“电子围栏”布控车辆400余起,查处68起,数量居全市前列;全县交通领域安全形势良好,未发生因超限原因安全生产事故。唐田超限检测站获评全市唯一优秀超限检测站;先后接待全国同行参观学习30余批次,得到了交通运输部戴东昌副部长及省市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下阶段,长沙县将继续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以县治超信息指挥调度中心为依托,充分运用省治超信息管理平台,结合非现场执法系统、电子围栏等高科技执法手段,聚力打击治超非现场各类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努力实现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