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近2000公里,是全市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和骨架网,每年都要经受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大考。近年来,益阳公路着力在“早、新、快”三字上下功夫,提前谋划、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全力做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冬季抗冰保安保通保畅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在“早”字上下功夫,下好先手棋。一是早预防。雨雪冰冻天气来临前,对桥梁隧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易结冰路段、高边坡等重点关键点段开展全面巡查和隐患治理,及时修复路基路面、桥隧病害,做好公路标志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公路基础设施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二是早储备。对冬季物资提前进行清仓盘库,制定补充储备计划,加强融雪剂、防滑链、麻袋、防滑砂等抢险物资储备,及时维护好除雪车、融雪剂撒布机等除冰除雪装备,对应急队伍行登记造册,确保物资储备、设备调配、队伍配备“三到位”。目前,全市公路部门有应急抢修队伍人员204人,储备装载机14台,小型手动融雪剂撒布机24台,大型自动融雪剂撒布机1台,融雪剂577吨,防滑料90立方米,麻袋2.2万个,防滑链15套。三是早部署。入冬以后,公路部门就把抗冰保畅作为最重要、最紧要的一项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部署,及时召开部署会和调度会,压紧压实属地管养责任,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策。
二、在“新”字上做文章,增强主动性。一是体制创新。与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成立了市应急救援机动支队,公路应急抢险中心在原有职责上增加“抗洪抢险、地质灾害等应急救援”职能,实行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和市应急管理局双重管理,我市应急局拟将配备一批抢险设备,我市应对自然灾害和保安保通保畅能力显著增强。二是技术更新。我市路网运行监测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实时在线率最高可达100%,为全市普通国省道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信息保障,近年来,我市多次出现因低温雨雪冰冻导致的公路阻断,路网视频监控能确保监测点位上的桥梁、隧道、地质灾害易发点、急弯陡坡处出现灾情时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极大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演练求新。全面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如2021年与交警、水上事务中心、应急消防等部门开展了应急处置“警企联动”实战演练,2022年参加了2022年洞庭湖区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及培训,2024年组织开展了“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桌面推演”,通过多形式、多维度的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抢险救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在“快”字上见成效,打好主动仗。一是应急响应快。与应急、气象、交警、交通执法等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上共享共通,行动上联勤联动。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研判,一旦出现冰冻情况,按照《益阳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出行服务信息和提示信息。二是应对措施快。下雪期间,坚持“先通后清、畅通为主、责任包干、全员参与”的工作方针,不间断对重点路段、桥梁进行机械和人工作业,开足马力全力铲冰除雪,尽快完成抢通任务,确保通行安全。对因灾导致的公路中断,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公安交警和交通执法等部门,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绕行方案,防止人员车辆滞留造成长时间大规模拥堵。三是巡查督查快。预警信息发布后,全市公路养护部门24小时不间断上路巡查,在易结冰路段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领导第一时间带队上路,分山区、湖区、机关和直属单位三个督查组,包片、包线开展全覆盖、零盲区巡查督查,及时掌握路网运行状况,发现的问题随时通报责任单位并督促其立即整改,确保国省干线公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