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路频道>公路动态 > 正文

沅江公路:高质量养护,打造“畅安舒美”出行环境

洞庭名郡,水城沅江。沿着G234线行驶,一路坦途。远处稻穗随风飘动,近看柑桔满枝金黄一路飘香,一种“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美妙感扑面而至。

沅江辖区共管养着2405.874公里公路,其中国道42.984公里、省道176.398公里、县道261.081公里、乡道725.886公里、村道1199.525公里;桥梁396座,其中4座特大型、大型桥梁。2021以来我市以精细化养护为抓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养护机制,强化科技赋能,打造精品公路,多措并举推动公路养护工作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擦亮公路服务名片,助力乡村振兴,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大资金投入,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为了筹集到足够多的养护资金,广开门路,实“市为主体、国省补助、乡村自筹”的投入机制,按每年每公里县道不低于1万元,乡道不低于5000元,村道不低于3000元进行投入,除国省补助外,不足部分由市人民政府筹集。2021-2023年,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54座、危旧桥涵改造工程93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29.2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106公里,共计投入省级补助资金3459.88万元、沅江市财政本级配套1749万元。2021年我市管养的干线公路桥梁白沙大桥代表湖南省接受交通运输部2021年度国家干线公路网技术状况桥梁监测,白沙大桥日常管养工作获得了交通运输部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优化养护机制,确保管理责任清晰化。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养护管理体制,量化考核指标,大力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明确绩效奖惩,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目前,我市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3.99%,全市公路绿化率为100%实行日常养护外包体制改革试点,已有54.526公路省道、县道进行日常养护承包试点,投入资金37.06万元,重点对路面、路肩、排水系统、绿化及附属设施进行日常养护。实行“县为主体、乡镇主管、部门协同”农村公路运输安全监管机制,全市所有国省干道村公路实行一村一路,一名养护责任人,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在公路沿线立牌公示,结合人居环境改造、美丽乡村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大力开展路域环境整治2021年以来,清理路障及路面堆积物242处,拆除非公路标志216块,劝阻并清理占道经营摊点2030处,辖区内涉公路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强化智能赋能,促进养护方式科技化。科技治超稳步推进,我市S313 K177+985S220K118+045处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点分别于2021512正式启动非现场执法工作。“智慧路长”平台逐步完善,经过近5个月的试运行,通过网格化巡查,及时发现路面病害,立即进行应急处置,极大保障了辖区公路的安全畅通,基本实现了“路面巡查、事件上报、后台管理、应急处置、部门联动”的养护工作新格局,也为预防性养护工作提供了实时数据支撑。养护机械提档升级沅江财政先后投入近500万元添置了皮卡车2台、双排座养护车2台,沥青综合养护车、洒水车、随车吊、护栏抢修车、沥青洒布车等各1台,助力我市公路养护事业再升级。

打造精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常态化。2021年以来,我市坚持将公路文化和产业发展、地方旅游、乡村振兴工程进行有效衔接,“绿色美丽”公路发展为“特色产业”“旅游精品”公路,精心建养,持续打造了胭脂湖X011、黄茅洲镇民心村产业园、共华镇香菇产业园、南嘴镇柑桔品改园、泗湖山镇北港长河产业带等一条条精品产业路,助推沅江特色蔬果外销,助力沅江产业多元发展;合力打造了毛泽东求学路、胭脂湖红色沙滩、小河咀渔村文化、新湾百亩荷塘等一批乡村旅游“网红”景点,带动周边乡村协同发展。2022年,X011线荣获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十二月主题“智慧创新路”

共管共养聚合力,好路好景绘美卷。下一步,沅江市将不断探索提高公路养护工作质量的方法,依靠科技补齐短板,提高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和专业化、机械化水平,打造更多美丽乡村公路,保障公路畅通安全,为建设高质量交通强省贡献力量。


沅江公路:高质量养护,打造“畅安舒美”出行环境

3245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