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0日,常德市已实施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4862公里,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为确保这一惠民工程办好办实,常德市坚持质量为本,层层把关,念好质量安全“紧箍咒”。建立了月检查、季督查、年底考核工作机制,要求各地必须严格落实“七公开”制度,在建项目醒目位置立公示牌,将项目建设计划、补助政策公开、招标情况、施工管理、质量监管、建设资金组成及使用等情况现场公开,并留有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及联系方式,且在各地政府网站开辟“七公开”专栏进行公示,公开比例100%。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关口,专门成立三个质量监管小组,抽调专人开展不间断、全覆盖、零容忍的质量监督巡查。常德路桥集团与常德公路工程总公司两家施工单位联合制定了《常德市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路路面施工简明施工手册》,从施工准备开始,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的每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要求,发放到每个施工人员手中,并将工程质量考核结果与项目部人员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一系列举措确保了自然村水泥路的质量安全可控,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