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以“守护一江碧水,共佑湖湘安澜”为主题的2023“长江-洞庭湖”水上应急综合演习在长江干线湖南段与洞庭湖交汇水域成功举行,这是湖南省目前规模最大、科目最齐、装备最精、难度最大的水上综合演习。
本次演习由长江海事局、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加强区域应急协作联动,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搜救力量条块结合、应急联动、协同作战的体制优势,全面提升应急搜救综合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长江水域清洁。
演习紧密结合长江干线湖南段及洞庭湖水域特点,吸取了近年来应对典型案例的经验,共设置水上人命救助、船舶消防、水下生命探测与救助、密闭舱室救人、船舶溢油回收、沉船打捞六个科目,并首次使用水下生命探测仪和无人智能收油船进行演练。长江干线最大综合应急指挥公务船“海事01”作为现场指挥船参加了此次演习。
演习现场(下同)
据长江海事局副局长左中君介绍,长江干线湖南段及洞庭湖水域危化品船舶多、载运砂石船舶多,通航环境复杂,年均近百万人民群众水上出行和1.4亿吨货物吞吐进出,开展应急演习意义重大。
演习模拟在长江、洞庭湖交汇处湖南岳阳港水域,一艘驶出洞庭湖的重载砂船与一艘油船发生碰撞,两船不同程度受损,一船翻沉,多人落水,一人被困翻沉船舶机舱,一人失联于密闭舱室,并伴有船舶失火、江面溢油等情况,各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救助。
演习中,救援单位派出直升机、无人机开展水面搜寻,找到落水人员后,操控无人机抛投下救生圈和北斗示位标。海巡艇、武警冲锋舟、蓝天救援队冲锋舟、海事释放的智能救生器顺利救起所有落水人员,医疗救护车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开展救治。针对一名被困在模拟翻沉船机舱的船员,救援单位立即组织专家会商,现场指挥潜水员携带水下生命探测仪下水搜寻,成功救起被困船员。针对模拟危化品船舶报告一名人员失踪,现场指挥部立即派遣专业搜寻人员进入内部舱室搜寻,海巡艇和无人机组开展水面搜寻,合力将已昏迷的失联船员从货泵舱应急逃生孔吊出,现场开展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最终抢救成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营救人员之时,模拟危化品船舶货舱前部突发火情。船舶组织船员开展自救,但无法控制。救援单位派出携带灭火弹的无人机紧急灭火,并派出专业消防船及时抵达现场,采用水炮、泡沫等方式,成功将大火扑灭。
火灾扑救过程中,模拟危化品船舶甲板处溢出货油,无人机观察到江面出现一条油污带,并向下游漂流。现场指挥部立即与该船联系,要求船员采取调舱等措施控制溢油,并迅速调集船舶携带围油栏前往现场开展溢油应急处置。各清污力量立即布设围油栏对溢油实施围控,并利用收油机、吸油毡进行溢油回收,确保了江面溢油全部清除。经环境应急检测人员检测,污染水域水质已符合国家标准。
演习最后,模拟了打捞翻沉砂船。水下机器人下水探寻,潜水员潜至水底,为船舶固定起吊缆绳。在浮吊作业船的起吊下,模拟翻沉的砂船被平稳地吊出水面,并被拖带至安全水域。至此,所有演习科目全部结束。现场交通管制解除后,各搜救力量组成编队,接受了检阅。
本次演习组织有序、纪律严明、反应迅速,科目设置紧凑、贴近实战,有效检验了水上应急协同能力、海事决策指挥能力、行业救援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水上人命救助、船舶消防、污染处置和应急打捞能力,为水上综合应急搜救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