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质安要闻 > 正文

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组长刘志信为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经理、总监培训班授课

2012年2月29日上午,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志信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经理、总监培训班讲授了一堂题为《坚决反对腐败,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的廉政教育课。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经理、总监、各市州交通质安机构负责人、省质安局中层以上干部近120人参加听课。


   刘组长从国际国内反腐败的形势、腐败的危害、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易发多发腐败的环节,谈到如何抵御腐败,反对腐败。在讲座中,刘组长还剖析了大量的案例,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告诫党员干部克制贪欲、丢掉侥幸、守住底线、加强修德。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 要正确看待权力,正确看待金钱,正确看待自己,严以修德,坚守住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坚守住自己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共同抵御腐败、反对腐败,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为湖南交通建设做出新贡献。

(省质安局纪委)

                      
                         坚决反对腐败 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

——在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经理、总监培训班的廉政课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志信

    一、谈谈反腐败的形势

    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这段话,揭示了我国反腐败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了“三个并存”的客观状况,得出了“两个依然”的结论。应该说,这段话是对我国当前反腐败形势高度的概括。

    国际背景: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同时,腐败的跨国界蔓延也日益凸显:海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行贿案件增多;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同腐败有关的洗钱活动日益频繁;贪官携款外逃现象日趋严重。

    西方的渗透与颠覆。利用国内问题,干涉内政,进而达到搞乱这个国家甚至颠覆这个国家的政权,是西方一些国家贯用的伎俩,即所谓“街头革命”,“绿色革命”。像去年发生的突尼斯小贩之死引发“茉莉花革命”,推翻了独裁政权。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多数西亚北非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滞后,“老人政治”,个人专制、权力腐败成为常态,中产阶级和知识阶层政治上长期被边缘化,无处申张其合法诉求,民间不满情绪不断积蓄。一个腐败的政府最终将失去执政的法律和道义地位。我们国家的情况当然不能和这些国家同日而语。但非洲发生的事说明,腐败不除,国内外的因素就会叠加,就会危及政权。

    国内背景:

   “四个深刻变革”。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情况看,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短、进程快,一些领域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存在新着漏洞和薄弱环节,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在短期内难以铲除。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情况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兴行业大量出现,由于我们在管理上缺乏经验,有的新兴组织和行业的从业人员为获得更大利益,不惜违法犯罪,少数党员干部道德滑坡,大搞权钱交易。从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情况看,各利益主体为实现各自最大利益,想方设法获取有限资源,加上竞争机制还完善,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行为,诱发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另外,由于不同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少数党员干部心理失衡,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从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情况看,有的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丧失了对错误观念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跌入腐败的泥坑。

   “三个并存”:

    我们看几组数据:

    200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28516件,处分133951人;其中县处级以上496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县处级级以上801人。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15420件,处分106626人;其中县处级以上374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县处级以上746人。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39621件,处分146517人;其中县处级以上509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县处级以上804人。201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37859件,处分142893人;其中县处级以上484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县处级以上777人。

    我们看一项工作:

    2005年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8年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今年要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我们看一个调查:

    专门研究腐败问题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每年发布全球清廉指数报告。2001年中国的排名:57,2011年中国的排名:75。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完全证明了“三个并存”:我们每年查处那么多案、那么多人,惩处的力度不能说不大,但那么多案的存在、那么多人被处分,同时也说明腐败相当严重存在。我们每年要开展那么多教育,要突出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问题,成绩不能说不明显,群众的满意度不能说没有提升,据一个调查,7年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2成,但腐败问题仍然是群众对党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每年“两会”最关注的问题,腐败问题都是排第一或第二,至少是排第三。我们了解了背景,了解了“三个并存”,就不难得出“两个依然”的结论。

    二、谈谈腐败的危害

   一是“害党害国”。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为践踏党的纲领,亵渎党的宗旨,沾污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肌体。一句话,腐败践踏党的先进性。腐败轻则损害党的形象,重则导致“党亡政息”,使党丧失执政地位。腐败损害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破坏国家制度和规则。如果腐败案频发,官员滥用职权,国家、社会资源被人为分配,政府公信力必然丧失,国家制度必然被践踏。

    二是“害民”。许多贪官飞扬跋扈,一手遮天,说一不二,践踏民主,压制群众,犹如“土皇帝”,千方百计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变为个人专制,对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构成极大威胁,侵害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挫伤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特别是损害广大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

    三是“害经济”。迫使中国经济大打折扣;破坏经济运行正常秩序;扰乱社会资源良性配置和合理流动;诱使经济畸形发展。

    四是“害家害已”。腐败危害贪官自身。过去我们常常算政治帐、经济帐、感情帐,都不合算。一旦被查处,对于家庭来说,这都是灾难性的。即使一时没被查处,天天也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

    三、谈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腐败易发多发环节

    省纪委副书记周农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交通建设是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项目多、投资额大,资金密集,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和高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这是对我们这个领域形势的正确判断。清朝的历史学家在总结明朝的历史教训时得出一个结论——“贿随权集”,意思就是说贿赂腐败总是跟随权力而聚集起来,谁权重势大,行贿者就会蜂拥而至。日前,交通处于大建设时期,资金密集,自然受到行贿者的追随。我们都是在这个领域工作的同志,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廉政风险是很大的,用权办事,要特别小心谨慎,要有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根据我省交通建设领域多年发生的案子分析,问题容易出和环节是:

    1、干预和插手招投标,为利益相关人中标提供便利。

    2、干预和插手工程分包、劳务用工。

    3、干预和插手材料采购、设备供应。

    4、利用项目审批、项目管理权谋取私利。

    5、利用设计变更、计量支付和资金拨付审批权谋取私利。

    6、在国有土地交易中谋取私利,干预和插手征地拆迁,高估、虚报征地拆迁等级和数量。

   四、谈谈如何抵御腐败、反对腐败

    1、克制贪欲

    欲望,生死根本。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构成了人类行为最内在的最基本要素。欲望是一种动力,但过多过度的欲望又是坟墓。欲望过多会使人贪婪。贪婪强,定力必差。人一旦贪婪,必然会迷失方向,人生观、价值观会扭曲,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所以每个人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要禁止欲望过多。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社会有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没有权力选择这个社会,但我们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适应社会,做到不随波逐流。

    我们要克制贪欲望,我们就要学会忍耐。我们要领会忍耐的内涵,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才可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仰。在金钱、权力、美色中要常提醒自己,想一想自己曾经举起的右手。在太多太多的诱惑中,忍耐更为重要。在各种诱惑面前,只有做到了忍耐,才会从容面对,才能守住心中的那片蓝天。

    贪如水,不控则自溺;欲如火,不控则自焚。

    2、丢掉侥幸

    从阳光大道滑向罪恶深渊,各有各的动因,我认为共同的心理就是心存侥幸,总以为自己高明,做得天衣无缝,神鬼莫测。也就是说侥幸是人做坏事的基本心理因素。如果认为一伸手就会被捉,谁还敢贪?很多人往往是初试得手,侥幸心理就越来越强。其实,侥幸必败露,是由侥幸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因为犯法贪污以求得逞于万一的人,必然嗜欲无餍,不到欲海翻船,决不会自止。所以侥幸招祸是一条规律。

    3 、守住底线

    我们讲的底线,就是道德、纪律和法律。我们都祈求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殊不知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平平安安。底线不守住,求神拜佛也枉然。

    做人要守住道德底线。过去老话讲,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讲的就是做人要守住道德这个底线。对老百姓而言,良知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我们是公职人员,是共产党员,是党的领导干部,我们的道德底线,除了要守住良知这个底线外,理应有更高的标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昭示道德的方向,成为讲道德的楷模。

    做事要守住法律底线。法律这个底线碰不得,碰了,就要受到制裁。我们对法律要有敬畏之心。即使在封建时代,君王对所谓“天命”和“祖宗之法”,都是敬畏的。我们的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理应比封建帝王要高得多。要懂法,法律,是限制公权力的利器。无论你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

    做官要守住纪律底线。共产党的官是要讲规矩的,因为我们党不是乌合之众。我们党有很多纪律条规,都是我们从政要遵守的底线。我们是共产党员,或者是共产党执政下的公职人员,不要去信奉什么“升官不生财,请我都不来”那一套。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我们是为特权而来,是为发财而来,就会触犯纪律底线,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4、加强修德

   腐败因权而生,但不是有权就会有腐败,但如果是缺德的人用权,必生腐败,即所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正。所以,抵御腐败,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德的修养。所谓加强德的休养,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一些人腐败犯罪,就是没有正确树立这“三观”。这些人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高尚的人生追求,整天在个人利益的小圈子里打转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严重。说白了,就是搞钱的思想严重,将市场经济的等价有偿规则引入公务活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牟取私利的工具,最终步入犯罪深渊。在他们心里,是这样的一个“等价交换”公式:你求我出力,你就应该送来酬谢,合情合理;我帮你办事,我就可以得到好处,心安理得。

    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掌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职守;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既为老百姓所不容,也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做人诚为本,政德廉为先。所谓政德,关键的一点是看执政者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如果一事当前,首先考虑亲朋故友,或者小团体利益,把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那么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公道正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执政为民。傅学俭有个权力价值公式:为人民=100,谋私利=0。我把它作点修改:权力为人民=100,权力谋私利≤0。就是说,如果以权谋私,不仅权力的价值荡然无存,还会因发生腐败害党害民害已。让我们牢记这个公式。让我们共同抵御腐败、反对腐败,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