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超限超载运输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顽瘴痼疾,也是公路、桥梁的致命“杀手”。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了因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教训深刻,触目惊心。巩固治超效果、提升治超能力,是人民群众的众望所归。
“十四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治超工作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持续深化科学治理理念,不断创新治超执法模式,致力加强治超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强力推进行业治理能力水平提升,从而实现从人海战术到科技治理的全面转型。
革新理念,有序推进科技治超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省治超工作坚持依法治超理念,贯彻联合治超原则,创新科技治超观念,不断强化源头治超、路面治超、信用治超,完善制度办法“成体系”,指引“科技 + 法制”治超体系重构升级。
科学规划,构建科技治理格局。
近年来,我省先后编制了《湖南省“十三五”科技治超建设规划》《湖南省不停车超限检测治超网规划》及其优化调整方案,高标准制定信息化支撑湖南公路治超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致力构建“以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非现场执法为主体,以公路超限检测站路警联合执法为依托”的信息化治超格局。同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从2020年至2022年,通过3年时间、投入14.3亿元,完成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399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基本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治超监管体系。
完善制度,夯实科技治理基础。
《湖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的颁布施行,确立科技治超的法律地位,为技术监控设备的使用提供了支撑,设定信用评价应用机制,为湖南加强源头管控、完善联合执法、推进非现场执法、实行异地处罚等治超措施提供法治保障,把科技治超纳入法治轨道。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应用,我省将进一步优化《湖南省治理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一超四罚”制度》《湖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运输非现场执法实施办法》,并全面完善货运源头监管办法、治超执法监督要求、专项数据评估规定等配套制度,夯实科技治超制度基础。
突出应用,强化科技应用水平。
为切实保障科技应用实效,建好、用好、管好现有科技治超系统及基础设施,我省在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的各个阶段始终将基层需求摆在中心位置,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目标导向,致力提升科技治超实际应用水平。在省治超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广泛征求基层需求意向,组织3轮系统功能讨论,抽调各市州治超骨干参与开发、调试,让省治超系统更接地气、更加便利。2022年底,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组织了一轮治超专项调研活动,组织7个组,由领导带队,分赴122个县市区,查摆省治超系统、不停车治超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听取一线同志意见建议,整理问题清单,督促系统优化和应用。
创新手段,不断优化治超体系
随着全省治超监管“一张网”基本成型,治超管理服务“一盘棋”初成格局,治超领域治理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级治超部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强化监管能力,优化考核评估,建设“全站点覆盖、全过程记录、全业务上线、全链条管理、全方位服务”科学治理体系。
监管智慧多维立体。
省治超系统通过构建“省、市、县、站”四级的科技治超架构,打造了一个集移动治超、内容管理、终端分发、数据分析等于一体的智能指挥调度中心。系统涵盖全省各交通要道、各治超站点、重要货运源头,形成多维立体“治超网”,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靶向式”精准追踪,实现对重点路段、重点货运源头和所有治超站点实时监控和业务调度。
执法精准高效有力。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和“电子围栏”的应用,实现了对过往车辆实现全天候自动检测、号牌识别、筛录,大大提高公路监控力度,有效缓解、解决治超人员不足、取证困难、车辆拦截安全三大治超一线的难题,解决了在治超过程中“发现难”“取证难”的两大弊端。全省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应用其精准拦截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为治超非现场查处率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数据互联互通互动。
省治超系统强力打通部门壁垒,省公安交警“道安云”平台、省交通运输执法系统、运管“三级协同”系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等多维数据融合汇总,实现交通和公安跨部门治超信息交换共享;统一全省接口,省、市、县、站、场多方联动,实现治超全过程监督、全方面覆盖、全时段稽查。
更新队伍,稳步提升治理能力
湖南建设了全覆盖、全天候、全链条的科技治超网,并构建与之配套的全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与完善的支撑保障体系,为科技治超的推进打造了坚实的“硬件”基础。2023年,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实现科技治超网络和基础设施效用,提升治超执法队伍科技应用水平和业务能力素质,打造科学治理的“软件”支撑,我省开展全面加强基层路政治超能力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四个一”教育培训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全省基层路政治超队伍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治超工作队伍。
组织一轮系统教育,完善在岗培训机制。
融合路政治超业务特点,组织开发执法业务课程,包括执法队伍思想建设、治超政策法规、治超管理规范、常见问题解析、廉政风险防范、系统应用等。一是举办专题培训。3月至4月,应市、县需求在全省各市州持续开展14场省治超系统应用培训,达到122个县市区治超工作的执法和管理骨干全覆盖,培训800余人,娄底、邵阳培训到县市区,切实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技能,为推动治超执法科技化、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示范培训。5至7月,省级将选取三个市州举办三期示范培训,每期培训100人,第一期培训将于近日在永州拉开帷幕。实地指导其他市州开展分类培训,全年预计培训超过1000人。通过科学制定培训课程、规范开展教育培训,巩固基层执法人员业务基础,保持执法工作队伍忠诚干净担当,培养治超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
编制一本问题集锦,解答执法疑难问题。
以治超执法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制度为基础,分析治超执法和管理实务中的疑点难点痛点问题,聚焦群众关心、基层关切、领导关注的常见问题,梳理常见问题100个,典型案例10个,编制一本《公路治超常见问题集》。通过法律法规分析、以案释法等方式,为基层执法人员答疑解惑,提升路政治超执法水平。
组织一轮比武练兵,提升队伍素质形象。
指导市州组织路政治超工作队伍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倡导一线治超工作人员全员参与训练,以市州为单位开展业务比武。通过治超基础知识练习、队列会操、执法实操等活动,旨在促进执法人员规范、文明执法,提升治超执法队伍队容队姿、队列纪律和精神风貌。
推广一套教育视频,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以治超教育视频、科普视频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广泛组织治超宣传教育。重点在全省公路路政治超执法队伍、公路超限检测站、超限运输处罚场所、货运源头企业、道路运输企业播放,宣传《湖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旨在宣传治超法规入脑入心,让货运车辆驾驶人不想超,营造治超队伍依法执法、全民爱路护路氛围。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省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超限超载率由“十二五”末的3.67%、6%分别下降到0.5%、1%以下。随着科技治超的不断推进,基层治超队伍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全省路网技术状况稳步提升,运输市场秩序不断规范,道路安全形势持续平稳,人民生命财产得到保护,营商环境加速优化,科技治超工作正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