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黎家洞大桥--和谐村路,处于郴州境内的西河源头,由Y660 线(黎家洞大桥-呷子冲)、X060 线(呷子冲-凉亭边)、Y638 线(凉亭边-和谐村交粮口)组成,全长11.2公里,起于正和镇朝阳村,途经官溪村,终于正和镇和谐村,全线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6米,中桥1座,大部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沿线公路安全防护设施齐全、路况良好、附属设施完善、路域环境优美,快递点、招呼站、停车场、观景台、骑行游道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通过“最美农村路”创建为抓手,将该路沿线的产业、旅游、资源及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连成线,形成了以路为载体融合交汇发展、以西河为脉络路景协调交相辉映、以村为片区产业兴旺活力焕发、以景为依托文旅项目蓬勃兴盛的“和美幸福路”,是一条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健身娱乐、休闲旅游、产业聚集的“网红打卡路”。
高站位推动,强化创建工作举措
郴州西河发源于北湖区仰天湖、桂阳龙渡岭,流经桂阳、北湖、苏仙、永兴四县区八个乡镇52个村,沿河建成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是郴州的一张名片。作为处于西河上游的桂阳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舞好龙头,乘借“2023年全国烟草现场会”“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办会兴城的机遇,高位推动,决定按“四好农村路”创建标准、“最美农村路”评分标准一体化、高质量开展黎家洞大桥--和谐村的“最美农村路”创建活动,进一步树立郴州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桂阳段的美丽农村路、美丽乡村品牌形象。
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最美农村路”创建领导小组,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由县长李志强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单位、正和镇、西河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协调指挥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吴绪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调度和协调等日常管理事务。
强化部门联动。制定“最美农村路”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任务分工。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调度会议,及时调度相关责任部门任务进展情况,并加大督促力度,建立责任部门定期上报进展情况、资源信息共享共处等工作机制,做到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及时沟通处置、部门与乡村协作畅通,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
强化责任落地。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动任务分工落地见效。一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文化、应急、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根据相关要求,对“最美农村路”创建路段开展了全面排查检查,出具了相关证明文件;二是正和镇、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改造方案,投入30余万元,对沿线火田村、官溪村、和谐村进行了墙体彩绘、绿化、垃圾处理等提质工作。三是电力、水利、通讯、自然、文化、农业、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制定了沿路设计自身工作范围内相关改造方案,投入50余万元,按照各自职责,对创建公路全面勘察、修复相关路灯、旅游标牌等设施、设备;四是交通、公路、交警、西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指挥部制定了改造方案,投入90余万元,对创建路段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升级,路况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完善了交通标牌、标线、钢护栏,全面清理了路肩、水沟,修剪了沿线绿化设施,全面刷新了路容路貌形象。五是县文旅广新局对“最美农村路”创建全线进行跟踪采集素材,制定宣传拍摄方案,投入10余万元,拍摄了沿线美丽风光照片、车载视频、航拍视频、宣传片制作。
强化舆论引导。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亲自安排部署调度,亲力亲为到现场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公路沿线乡村利用“村村响”反复宣传创建的意义及作用,引导沿线村民积极参与;县融媒体中心发挥主渠道优势,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为创建工作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共识。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优化村镇产业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建设农村发展快道。构建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经济命脉,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宜居宜业。
高标准实施,提升创建品质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桂阳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坚持西河综合治理(西河水生态风光带)项目与“最美农村路”创建工作并举,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硬件。组织发改、财政、公路、电力、水利、通讯、自然、城管、文化、农业、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合行动,从成线成片成网的实际出发,将Y660 线(黎家洞大桥-呷子冲)、X060 线(呷子冲-凉亭边)、Y638 线(凉亭边-和谐村交粮口)三条乡道与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有机融合,对沿线基础设施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全面改造升级,着力打造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美幸福路”。沿线共投资3.24亿元,配备了自行车道、雨污水管、照明电路、太阳能路灯、交通设施、道路绿化、综合管线、文旅标牌、卫生间、环卫设施、水生态改造、景观提质等设施。
修建“和美幸福路”过程中,该县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注重环保,认真践行“四好农村路”创建标准,关停了沿线火田、官溪两地煤矿,大刀阔斧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矿山复绿整治和公路沿线种植花草树木,呈现出山清水秀、蓝天白云,宛若桃源仙境醉人画卷,实现了山水由“黑”到“绿”的美丽蝶变,确保了四季花香,四季常青,公路品质由过去“走得了”到“走得好、走得舒心”实现了大跨越,成就了西河沿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建设,成为采矿产业转变为多种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沿途规划了多个生态公园、湿地公园、仿古驿站,有力地支撑了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化转型。
“路长制”向“路长治”转变。先后出台了《桂阳县农村公路养护考评办法》《桂阳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县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明确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县级领导、乡镇村负责人担任路长,爱路护路列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内容,建立了行业监督考核、乡镇承担管养事权、考核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养护工程由专业队伍实施,由长期从事专业化养护工程人员建立专业队伍,对路面病害处治、清灌缝、安防修复等实行专业化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整洁、美观。持续确保了公路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常态化管理,实现了“路长制”向“路长治”的转变。
完善群众性管养护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群众性管养体系,积极探索将公路养护作为当地村委壮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夯实了乡镇(村)的管理养护主体责任,又为相对困难农户提供了参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公益岗位,存进了增收,为沿线人民群众增强了爱路护路的浓厚氛围。
高密度融合,彰显创建成效
一路通达,百业俱兴。创建“最美农村路”,是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和前提条件。县委县政府秉承“最美农村路创建+”的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和美幸福路”,致力于引领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高质量发展。
创建最美农村路+美丽乡村品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走进和谐村放眼望去,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四通八达,村民三五成群围坐在石凳上,纳凉、赏景、拉家常;年轻人沿着公路跑步,田地里劳作;孩子们在游乐区玩耍,现场一片幸福和谐的景象。和谐村坚持规划引领,以美丽农村路的美化、亮化为基础,以改善村容村貌、宜居宜业为导向,以盘活建设用地为基础,以节约集约节省为原则,做好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安全饮水、村庄绿化、街坊路硬化、垃圾处理、村庄照明、农村公厕和户厕改造等配套项目。村民房前屋后种植金桔、桃李、杨梅、旱莲、月季等,家家户户庭院美,串起一路好风景。
在和谐村联合组,姜黄种植合作社带动20余户农户,种植姜黄400余亩,每亩产值可达12000元;建设姜黄产品创意工厂,实现姜黄精深加工,生产姜黄凤梨酥、姜黄茶饼等深受群众喜爱的台湾特色点心,年产量达到100吨,产值2亿元,完成税收5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
创建最美农村路+文旅休闲品牌,助力网红打卡休闲文旅。美丽农村路旁热闹的农家乐、特色田园采摘等,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10年前,火田村、官溪村公路沿线乱采乱挖严重,到处是挖煤、挖河砂的坑洞和胡乱堆放的废石,河水漆黑。现在处处青山绿水,整齐的田野里成片的烟草、草莓、蔬菜、瓜果、水产。每逢周末,吸引无数县城的大人、小孩来下田采摘,到水产养殖园争先购买虾蟹。官溪村水产养殖园里大闸蟹养殖场,目前是全郴州唯一一家规模化大闸蟹养殖基地,“蟹司令”李小华成立了翔龙土地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100余户加入养殖。大闸蟹养殖场占地400亩,总投资400余万元,今年投放长江一号淡水蟹苗52万只,年产值达1650万元。
桂阳县坚持以“千年古郡”文化为依托,以“复兴老屋”理念为引领,注重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2022年县委县政府整合各类资金60余万元,对和谐村革命活动旧址和古村故居进行修缮,将9栋遗址改造建设成桂阳县非遗工艺展示基地。
星空露营基地原址是一个废矿渣乱倒、建筑垃圾堆积、环境“脏乱差”的荒废地块。引进湖南一亩三分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升级打造成吃、住、游、娱、学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康旅研学综合体。该营地已经与30余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积极拓展承办婚礼庆典、大型团建及开办研学项目,吸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县市区游客数万名。
创建最美农村路+健康生活理念,引领绿色低碳健康生活。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哨声,桂阳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组织的“美丽乡村健康跑”团建活动拉开序幕。职工们精神振奋迈开坚定的步伐,奔跑在“和美幸福路”上,朝着“健康”冲刺,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展现桂阳公路人英姿勃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长期以来,桂阳县以美丽农村路为场地,开展内容多样的骑行、健康跑、生态徒步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健康生活。在美丽农村路上传播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美丽乡村建设、健康生活+学雷锋、健康生活+禁毒……。实现了美丽农村路与绿色低碳健康生活、文明新风的美丽约会。
全佳观景超商来,位于和谐村,采用全景玻璃搭建,是游玩西河绝佳休憩休闲驿站,驻足观景平台看西河流水,白鹭飞舞,赏绿踏青,听虫鸣鸟叫,品特色姜黄咖啡。在此可完全放松心情,静静品尝姜黄产品。姜黄具有降血脂、抗炎、抗肿瘤功效。来吧!来这里能健康身心、留住乡愁、遇见美好!桂阳县以黎家洞大桥-和谐村路为载体,坚持“一条路发展一域产业、带动一域经济”为筑路理念,紧紧围绕公路+教育、公路+文化、公路+产业、公路+休闲、公路+健身、公路+美丽乡村深度融合,将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全面融合发展。
创建“最美农村路”,既是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又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期待的幸福大道。桂阳县坚持以“最美农村路”创建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新风尚等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顽强作风和干劲,持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黎家洞大桥--和谐村路全力开展创建“最美农村路”活动,精心打造为“和美幸福路”的行动,便是其中一个生动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