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敢承大重
大力创建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将原S215线创建为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日常养护示范路、党员示范路”。为此,新田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加大了对管养道路的资金投入和安全隐患的排查处处置力度。
一是严格标准,保洁效果好。严格落实服务标准,确保保洁一流效果,按照养护“十无目标”,新田县公路部门加大对辖区国省道等管养道路路面保洁清扫力度,并加强与交通部门、交警部门、城管执法部门、施工单位和源头企业的沟通协调,克服了公路沿线建筑工地和泥头车多等不利影响,保持了路面干净整洁。
二是快速处置,路面病害少。对路面出现的裂缝和坑槽等病害,做到当天发现,当天安排跟进整治,确保交通安全,提升养护效益。
三是加大投入,防护设施全。近年来新田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加大对交通安防设施的资金投入,增设波型护栏、警示性标志牌、减速带,完成标线补划,埋设警示性轮廓桩等。
四是加强巡查,路容路貌美。进一步创新公路巡查方式,加大巡查工作力度,每月由领导班子带队对所有管养道路进行安全生产巡查、养护机务股不定期巡查,将安全工作纳入公路巡查范围,有效的提升了管养道路的路容、路貌,保证了管养道路的安全通行。
五是广泛宣传,爱路意识强。通过组织工作人员走进企业、村镇宣传公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维护公路安全的重要性,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爱路护路意识。大力创建优质工程。把建设新安大桥与心安桥(旧桥)加固改造工程创建为优质工程。心安大桥(旧桥)是新、嘉两县附近居民的交通要道。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几次提议对旧桥维修加固。为把好事做好,新田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事先谋划、狠抓细节、控制质量、规范施工、全程记录。把S227线大修工程创建为优质工程。建设“品质工程”的目标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力求工程建设方案科学、结构安全、造价合理、质优舒适、生态环保。注重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理、施工等从业人员的岗位考核和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各建设项目间的观摩交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通过信息公开、信用评价手段规范各参建单位的履约行为,提升项目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施工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工艺新,节能减排好。为解决大量水泥面板废弃难的问题,把挖除的老水泥面板经就地破碎变为规格的碎石料,并用于该项目垫层及底基层使用,施工单位降低了工程造价,建设单位解决了弃土场问题,同时也循环利用了旧建筑材料,社会效益显著。部分路段采用共振碎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解决居民自建房与道路高差大,排水困难的问题,该举措得到了沿线群众的一致好评。
敢于“降”,稳中求进
努力降成本。一是通过日常巡查降成本。通过日常养护巡查和专项养护检查,及时处置安全隐患和路面病害,有效的延长了管养道路的使用寿命、提升了道路的路况水平和质量。二是通过引进服务降成本。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对道路的路面保洁,既降低养护资金投入成本、又化解了安全风险。三是通过引进技术降成本。通过引进新材料新技术对路面病害进行处置,既有效的节约了因对蜂窝、麻面、露骨等病害需对水泥路面换板造成的大量资金投入、又加强了对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同时还解决了水泥路换板施工中的交通管制难题。四是通过材料节约利用降成本。通过对大修项目水泥路面的共振碎石化和多锤头碎石化,既有效的提高了废旧材料的节约利用,又保证了大修项目上级补助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五是整合项目资金降成本。通过整合乡村振兴、涉农项目等资金,加大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次性投入和整改力度,有效的解决了建设资金的重复利用。
努力降风险。一是引进机构转嫁风险。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北控集团)参与原S215线日常性养护,降低了保洁安全风险。要求施工队全员购买保险,降低安全赔付风险。二是加强管理降风险。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建章立制,各项应急抢险工作有预案;加强队伍建设,与县人民武装部联合开展强化训练,建强应急队伍;加强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抢险过程物资充足;乡镇设立应急抢险队伍,储备工程施工设备,第一时间对道路上出现的险情进行抢修和保通,做到了全年无因突发事件造成的道路断交通的情况;加强巡查,并对排查出来的道路病害进行逐一登记和销号、对桥梁和涵管每月逐个进行检查,迅速处置隐患,有力规避了风险。三是构建信息网络降风险。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了交通阻断,建立县乡村组四级信息联动机制,通过网络信息通信及时了解公路运行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加强宣传降风险。在重点路段增设临时性标志标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通行安全;逢年过节或重点活动期间,以及雨雪冰冻天气,通过“村村响”广播提醒人民群众注意出行安全。